政讯通中心

“乡咖+调解”! 定安综治中心助力打造“安定之城”

来源: 海南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9月2日,记者来到海南省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岸的定安县龙门镇和梅村采访,矗立在村口的老水塔宁静和美,咖啡屋里飘荡着现磨咖啡的醇香,墙上“没有什么是一杯水塔咖啡解决不了的”标语格外醒目。

  这里是村民常来的“水塔咖啡屋”。村里一旦发生矛盾纠纷,龙门镇综治中心便会发动镇村干部、调解员和群众代表,组织当事人端着咖啡围坐一起,讲法理、话乡情,很多“心结”在氤氲咖香中“融化”。

  

  定安县龙门镇和梅村村口的水塔咖啡屋。

  “这一幕幕,正是综治中心创新‘乡咖+调解’模式,绘就基层善治新‘枫’景的生动缩影。”定安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昌奋告诉记者,今年以来,该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资源整合、强化协同治理、搭建解纷平台、创新工作方法,让“安定之城”的金字招牌愈发鲜亮,为定安县加快建设海口都市圈卫星城保驾护航。

  凝聚共治合力

  在定安县城的一个小区,欧某某组织王某某等34名工人开展模板制作安装工作,由海南某公司、谢某某对劳动者工资进行担保,但发包方乔某某未能及时发放工资。

  接到工人求助后,定安县综治中心立即启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组织入驻综治中心的县法院、县人社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司法局等积极参与这一农民工讨薪纠纷化解工作。

  经过工作人员多次沟通,当事双方达成“分期支付”方案。承办法官指导县司法局调解员主持海南某公司、谢某某和34名劳动者达成调解协议,随后对支付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我们按照‘1+6+N’工作模式,推动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人社局、信访服务中心常态化入驻县综治中心,相关部门轮驻、随驻,优化资源整合,各部门各司其职,凝聚多元共治合力。”定安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洪仕壮说。

  记者注意到,定安县综治中心安排专人固定坐班接访,各部门、各镇村随时调度,受理矛盾纠纷,提高调解效率,确保群众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实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

  

  定安县龙门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在司法所调解矛盾纠纷。

  洪仕壮表示,定安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依托现有县信访局(县信访服务中心)办公场所,升级改造两层楼约800平方米区域作为县级综治中心,建设接待大厅、指挥调度区等,其中二楼为多元化解调解室、心理疏导室等。

  同时,定安县综治中心制定《矛盾纠纷受理规定》《协调调度机制》《督办问责机制》《分类处置机制》等8个制度机制,明确入驻部门职责、管理机制,有力保障县综治中心高效运行。

  此外,黄竹、翰林等全县10个镇综治中心借力“三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工作室,建立“镇综治中心+部门+村委会+村小组”的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防控网,统筹全镇力量维护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全县10个镇综治中心依托“三问”工作室和“乡咖”议事平台,共化解矛盾纠纷275起。

  开出解纷良方

  “这么多年了,这事就像一块石头压在我的心头。”新竹镇白堆村委会月塘村曾某耕作的土地被征收,与村民王某就这一地块使用权意见不一,经多年调解仍未果。

  2016年,定安县塔岭工业园区新竹绿色建筑产业基地项目征地约764.7亩,白堆村委会月塘村部分土地在征地范围内,部分被征地村民之间因土地权属产生许多起征地款纠纷,影响邻里和谐稳定。

  “今年以来,新竹镇综治中心对历史遗留矛盾纠纷开展全面摸排调处,依托‘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多元解纷机制,创新推出‘三步工作法’。”新竹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林春汛说。

  在林春汛看来,选对调解人是第一步。新竹镇综治中心积极协调镇领导、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法律顾问,增加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热心村民等担任“和事佬”,共同组成矛盾调解团队。

  随后,新竹镇综治中心坚持“三必到”,纠纷现场必勘验、当事人必面谈、知情人必走访,深入厘清纠纷来龙去脉,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指导以及司法建议,形成调解方案。

  公道断事让矛盾双方信服,是“三步工作法”的第三步。调解现场,新竹镇综治中心坚持解“法结”、解“心结”、解“困局”,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目前,厘清9宗征地款分配纠纷,成功化解8宗。既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也为当地重点项目建设扫清障碍,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

  

  

  定安县新竹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值班现场。

  在定城镇,综治中心巧用“123”工作法,即打造1个综治中心,组建基层网格员、镇级人民调解2支队伍,以法育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位一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充分发挥全县10个镇级综治中心‘前哨’功能,加强基层各部门协调联动,因地制宜探索调解方法,深入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定安县综治中心主任李强说,下一步,县综治中心将总结推广各镇的创新做法,让基层治理“金点子”变成“好方子”。

  推出乡咖调解

  “来,喝杯咖啡,有啥事儿慢慢说。”在龙门镇大山村的乡咖解纷点——水塔咖啡屋,调解员一边为朱某、李某端上咖啡,一边笑着打开话匣子。

  今年4月23日,因墙面装修质量问题发生争议,房主李某拒不支付朱某4000元尾款,两人闹得不可开交。接到求助后,龙门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调解员上门,把他们请到了“大山水塔调解屋”。

  “之前,双方一见面就剑拔弩张,话都听不进去。现在到咖啡屋坐下,喝杯热咖啡,气氛先松下来了。”龙门镇综治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邀请工程监理方现场提出评估意见,朱某、李某很快达成“修补后付款”的和解协议。

  定安与海南省会海口毗邻,被誉为“海口的后花园”,近年来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大力推进咖啡产业本土化发展,逐步形成以“乡咖”为品牌的新型文旅消费模式。目前,全县10个乡镇已培育18家“乡咖”品牌。

  今年以来,在县、镇两级综治中心推动下,各镇依托村里的咖啡屋,设置“乡咖解纷点”,组建由镇村干部、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乡贤等组成的乡咖调解队伍,将咖啡文化与调解工作深度融合,打造本土特色的“乡咖解纷”矛盾纠纷调解品牌。

  “既然群众喜欢来乡咖,我们就把调解工作‘搬’到这里,让矛盾在轻松的氛围中化解。”李强说。如今,乡咖这一方寸空间成为化解邻里心结、破解治理难题的前沿阵地,用一杯咖啡的温度,酿出基层善治的“醇香之道”。

  当前,定安县正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一站式”多元解纷枢纽,让矛盾化解既有“法”的力度,又有“情”的温度,把“安定之城”打造成群众满意的“幸福之城”。


原文链接:http://www.hnzhengfa.gov.cn/news/shixiandongtai/show-652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