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日研判”速把脉 “周会商”啃骨头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每日16时30分,安远县综治中心综合指挥室的会议桌准时“上菜”——摆上的是当日收集的各类矛盾纠纷台账。县综治中心、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信访局、县公安局、县委网信办、县12345热线管理中心、城市社区管委会、人社局等部门单位信息员围坐一起,一场关乎群众急难愁盼的“日研判”会就此开始。

  “今天通过信访渠道收到3件诉求,其中一起涉及邻里宅基地纠纷,已初步了解情况。”“12345热线平台接到12件工单,有2件属于重复投诉的物业服务问题。”6月13日,信息员们条理分明地进行汇报,这是安远县推行群众诉求“安和共治 聚力解纷”基层治理机制的日常写照。

  诉求办理跑出“加速度”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难题,非常感谢你们!”居民杜女士感慨道。她此前的难题,是“日研判”会上被点名的某小区重复投诉之一。

  经分析研判小组迅速“把脉”,发现症结在于小区污水管道堵塞。原来,此前业主多次反映,物业未能有效解决。对此,工作小组立即交办县住保中心牵头,联合环保、社区、物业组成专班,72小时内完成管道疏通并更换老化设施,隐患得以根除。

  这正是“安和共治 聚力解纷”机制的核心闭环——“受理—研判—处置—反馈”,它如同一条高效运转的“生产线”,使一般性诉求平均办结时间从5天压缩至3天。

  如果说“日研判”解决的是日常矛盾,那么“周会商”则专攻久拖未决的“硬骨头”。3月11日,在一次“周会商”会议上,一起久拖未决的案件得以顺利解决。

  护工卢某在雇主何某家露台突发意外,经抢救无效死亡,双方因补偿金额产生纠纷。会上,会商小组启动联动联调机制,明确由县公安局、属地乡镇为化解责任单位,经工作组合力攻坚,最终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并签订了调解协议,一场纠纷就此消弭。

  矛盾化解有人管有人干

  今年以来,安远县深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建立群众诉求化解“高效运转、分类处置、分头落实、重点跟进、闭环管理”的多元共治工作体系,精心打造“安和共治 聚力解纷”基层治理新机制,实行“日研判”“周会商”的工作模式,每日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每周对矛盾风险进行会商复盘,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有人管、有人推、有人干,形成信息收集无遗漏、分析研判精细化、交办督办明责任、诉求化解全闭环的工作流程。

  为建立诉求统一归集机制,该县充分发挥信访、公安、网信、12345便民热线、综治网格平台以及其他部门单位群众受理窗口的作用,指定专人每日负责收集汇总,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掌握群众诉求信息。与此同时,实行首问首办负责制,首个受理群众诉求的部门须落实首办责任,非本部门职责的应主动对接转办并报工作专班跟踪跟办。根据每日、每周会商研判情况,明确处置时限,分层分类交办处置,确保群众诉求纠纷闭环处置。

  变“被动应对”为“主动治理”

  “这种每天一碰头、每周一复盘的工作模式,让部门协同更高效,问题解决更彻底。”安远县综治中心负责人说,该机制运行以来,通过“日研判”“周会商”工作模式累计处置群众诉求853件,办结率达96.8%。

  为了让“安和共治 聚力解纷”基层治理机制根基更牢、效能更强,该县正积极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综合体,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功能区,推动治理效能实现“1+1>2”。同时,实行督办落实规范化,“全流程”抓好跟进落实,建立跟进落实机制和“正负面清单”双向激励机制,并充分发挥省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作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大数据平台与“110”报警服务台、“12345”热线平台等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互通、流转联动。

  “我们正以‘安和共治 聚力解纷’机制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据安远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5/0620/20250620648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