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沁源县检察院:“九杆旗”高高飘扬

来源: 山西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近日,沁源县检察院组织30余名干警驱车40公里,来到平均海拔1400米的沁源县灵空山上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大家面向一株千年油松,高举右拳,嘹亮的誓词声响彻上空……

  在太岳山东麓的沁河之源,有这样一株千年油松,因其有笔直的9枝主干,形象好似9面迎风招展的擎天旗帜,因此得名“九杆旗”,600年来虬枝如铁,根系深扎岩层,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最大油松”。如今这棵历经沧桑仍傲然挺立的青松,不仅是沁源大地的精神图腾,更成为沁源县检察院锻造检察队伍的文化坐标。近年来,该院把“思想强检、实干兴检、从严治检”的工作理念与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步孕育出检察文化品牌“太岳青松”,并将其作为红色文化基因、地域文化标本、百姓情感容器的基本单元,在方寸之间回应着检察为民的铮铮誓言。

  以“松之忠魂”铸牢政治根基

  “1942年11月11日,太岳军区正式发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依靠广大群众,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实行长期围困,战胜敌人’的命令。同时决定,以沁源县委为核心,联合组成沁源对敌围困斗争指挥部。自此,沁源军民开始了对占据沁源日军的长期围困,长达900多天的战役中,沁源无一人叛变……”5月28日,在“九杆旗”下,30余名检察干警围坐在89岁的王老身边,听老人讲述抗日战争中那段著名的沁源围困战,思绪回到了战火硝烟的年代……

  坐在“九杆旗”下,2024年新入职人员、1999年出生的靳豫想起了沁源县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郭建慧常常说的一段话:“这段中日双方在沁源县发生的交战像是我从检路上的指路明灯,而这棵油松更像坚定我从检初心的‘定心石’。”至此熟读沁源围困战,在“九杆旗”面前作出庄严承诺成了这个检察新兵的明确目标。在从检第100天,她达成了目标,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誓言脱口而出,她眼眶湿润但目光坚定。

  地脉星魂,思想澄明,扎根大地,仰望苍穹。松树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品格,正是沁源县检察院干警政治之根与思想之魂的映射。近年来,沁源县检察院始终坚持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富矿”,开展丰富多样的政治文化活动,通过走访老红军和老八路,聆听“沁源围困战”红色故事,重温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多次组织干警在“九杆旗”下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并定期参观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展陈馆,接受革命洗礼。同时,该院坚持夯实“三个一”学习制度,“每周一学”“双周一研”“定期一训”,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开展“太岳青松·微课堂”“太岳青松·分享会”“太岳青松·诵读汇”,以红色基因熔铸检察精神,激发创新活力,提振干警精神。

  以“松之劲节”淬炼过硬队伍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走进沁源县检察院的大门,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的一句尤为醒目,检察长高庆祥介绍,这句话代表青松向上生长的执着,也恰恰是沁源检察人始终如一的工作态度。2023年7月,该院建成院史室,里面每一件检察实物,每一张泛黄的文图资料,都在讲述着沁源检察事业的悠久历史和光辉历程。“院史是一本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传承。我们希望通过实物呈现的方式以及通过弘扬前辈精神,让大家都能够了解院史故事,从而进一步增强干警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高庆祥说。

  近年来,沁源县检察院以“松之劲节”为镜,构建“双融双促、兵团作战、活力循环”的队伍管理体系,让严管与厚爱成为干警成长的“护甲”与“阶梯”;立足“双融双促”布局,建立“根系深度(政治素养)、年轮密度(专业能力)、松针锐度(纪律作风)”“青松”成长评价体系,为新入职干警配备“红松导师(政治引领)和青松导师(业务指导)”,并为其量身定制成长档案。同时,该院牢固树立“兵团作战”理念,在队伍培育中,不论学历、不论身份,实行工作同部署、任务同安排、学习同参与、考核同进行,大力推行“奖勤罚懒”评价机制,打破身份壁垒,让书记员、辅警队伍中的优秀人才也能脱颖而出,并注重人尽其能、用人所长,又注重综合锻炼,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型人才。

  与此同时,沁源县检察院还建立“活力循环”体系,化“压力”为“动力”,定期开展“当事人评检察官”活动,通过案件回访收集当事人评价意见60份,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选出为民务实优秀检察官。并采取人岗“双选”的办法,实行岗位人员与部门长“双向互选”,不论是“太岳青松·科技小子”团队还是“太岳青松·控告申诉”团队,团队带头人与成员双向奔赴,以成员“心往一处想”,确保工作“劲往一处使”。不仅如此,该院还深化运用“检察人员数字绩效管理平台”,分岗设定考核方式,分级设定考核模式,借助科学规范高效的考评体系去识别干警,充分调动干警移送线索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为缓解干部断档、后继乏力的问题,该院尤其重视干警梯队培养,在把好素能关的前提下,考量年龄层次因素,让能干者能上、有为者有位。年轻干警中7人晋升职级,5人走上了中层岗位。“太岳青松·科技小子”团队平均年龄33岁,“控告申诉”团队平均年龄37岁。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实践价值强的比较优势在团队培育中凸显。“科技小子”斩获的一项项成绩成为最好的见证。由其自主研发的“益+绿色沁源”已升级为“益+绿色长治”公益诉讼平台,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水资源保护类案监督模型被最高检在沿黄九省及全国推广。

  以“松之鸿志”书写实干担当

  青松,作为中华文化中一种典型的意象,具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须知傲雪凌霜质”的顽强、“亭亭不改四时春”的生机。在高庆祥的工作笔记中,这段用红笔精心标注的句子有着特殊的含义。

  2019年,沁源县检察院受理了一起跨国电信诈骗案,多名居民声称自己可能遇到了诈骗,检察干警没有丝毫耽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发现大家都是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后,起初根据群主的指引完成简单、回报快的刷单、虚假博彩等任务后,便会由自称工作人员的人主动与大家建立链接,声称完成进一步任务后会有更大的回报,经不住诱惑,大家根据引导持续、多次将钱款转入指定的账户内,无法提现时,才发现早已落入骗子的圈套。

  受理案件后,沁源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召开案例分析会,并设立临时“青松突击队”党小组,并创新“每日晨会+党性晚课”制度,晨会聚焦案件办理难点,运用“法律适用争议清单”逐项破解证据链闭环、跨境资金追踪等专业问题;晚课结合当日案件进展,开展“纪律风险点自评互评”,针对涉案人员社会关系排查,要求党员签署《廉洁办案承诺书》,将三个规定、回避制度、保密纪律等要求转化为具体办案流程。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案件成功告破,一个有组织、有计划的诈骗团伙浮出水面,被害人涉及全国19省85人,诈骗人民币700余万元。最终,案涉40多名被告人受到了法律严惩。随后,该院还开展“断卡”行动,依法打击违法开卡、收卡、贩卡行为,批准逮捕16人、提起公诉19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被成功斩断,辖区居民连连拍手称快。

  以扎扎实实的检察履职守护一方平安,是沁检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使命。近年来,沁源县检察院在“松之鸿志”的指引下,从“九杆旗”油松汲取智慧,到“太岳青松”品牌深入人心,以文化“软实力”催生履职“硬支撑”,让司法为民的旗帜在太岳山间高高飘扬。

  来源:检察周刊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18d6a31088614f70a49a6fb0f7773e0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