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沁源县检察院:“太岳青松”挺立红色沃土

来源: 山西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在太岳山东麓的沁河之源,有这样一株千年油松,因其有笔直的9枝主干,形象好似9面迎风招展的擎天旗帜,因此得名“九杆旗”,600年来,它虬枝如铁,根系深扎岩层,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世界“最大油松”。七一前夕,沁源县检察院组织30余名干警驱车40公里,来到平均海拔1400米的沁源县灵空山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大家面向千年油松“九杆旗”,高举右拳,庄重宣誓,嘹亮的誓词声响彻上空……近年来,沁源县检察院将“思想强检、实干兴检、从严治检”的工作理念与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相融合,逐步孕育出检察文化品牌“太岳青松”,并将其作为红色文化基因、地域文化标本、百姓情感容器的基本单元,在方寸之间回应着检察为民的铮铮誓言。

  筑牢初心根基

  工作中,沁源县检察院党支部传承“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红色基因,将党建作为“太岳青松”的“根”,将为民初心作为“根”之“血脉”,积极打造“太岳青松·微课堂”,将理论学习与红色阵地教育、情景党课相融合,使干警在沉浸式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工作中,该支部举办“太岳青松·沙龙”,进一步加强青年干警的党性修养,改进作风建设;并在重大专案中设立“太岳青松·突击队”临时党小组,创新“每日晨会+党性晚课”制度,晨会破解法律适用难点,晚课开展纪律作风互评,促进办案质效双提升。尤其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示范引领作用,设立“太岳青松·示范岗”,构建“个人申报+小组推荐+群众评议”三位一体考评体系,党员骨干牵头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实现办案质量“双零”目标(“零差错”“零信访”)。同时,沁源县检察院党支部还建立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三单联动”机制(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成效清单),形成党组统筹、支部主抓、小组协同的三级责任链条。特别是在年度述职评议中,部门负责人同步汇报党建与业务引领成效,推动解决就案办案、党建虚化等10余项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

  践行初心使命

  在“太岳青松”党建品牌引领下,沁源县检察院党支部采取松针护绿,以“精准化”护航民生、“能动式”参与治理,成立的“太岳青松·科技小子”团队,运用PCR仪器对县域冷链食品实施全覆盖检测,在48小时内锁定某假冒肉制品案证据链;“太岳青松·未检”团队针对在办案中发现的未成年人非法用工现象,向县人社局制发检察建议并督促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面清查根治行动,实现“办理一案、净化一片”的良好效果。该党支部采取松果智创,以“数字检察”作为强支撑,自主研发“智慧检务”小程序,打造“群众指尖点单、检察云端响应”闭环式服务,推动检察服务质效双提升。“太岳青松·刑检”团队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某重大电诈案办理中,检察官提前20天介入,提出取证建议48条,案件审查起诉周期缩短30%;采取“跨域联动”打破壁垒,与石家庄军事检察院建立“红色文物保护”协作机制,对全县42处烈士纪念设施建档监测,带动全县人民形成爱护红色文物的良好氛围。

  淬炼初心本色

  “党建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做细就是凝聚力。”提到凝聚力,沁源县检察院检察长高庆祥表示,他们对于队伍培养的生动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诠释。近年来,党支部以松苗培育,激活内生动力,积极制定“双松并育”培养计划、建立“赛马式”练兵机制,为新入职干警配备“红松导师(政治引领)和青松导师(业务指导)”,构建政治与业务协同培养机制,深化“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体系,通过组织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队伍专业素养显著增强。同时,他们还创新“当事人评检察官”机制,通过案件回访收集群众意见,以民生“温度”检验司法“力度”。面对干警工作中的失误,党组织落实容错机制,激励担当作为。如今,这支队伍已涌现出全省业务标兵、最高检“为民办实事”优秀团队等先进典型。

  相信在“太岳青松”党建品牌的价值引领下,沁源县检察院党支部将永葆初心本色、勇担时代使命,以革命老区检察机关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举,书写出新时代沁源检察工作现代化更为辉煌的法治篇章。

  来源:检察周刊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6c5aaa220bef4d96b49f2d37ee46c82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