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法官的“两难”与“两全”——看武乡法院如何平衡家庭纠纷的“法”与“情”

来源: 山西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一天,武乡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在查看一起刑事案件卷宗时犯了难。原来,被告人郝某的妻子有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而郝某是其唯一抚养人,目前郝某处于取保候审阶段,一旦判处实刑,其妻子就没人照顾,这可怎么办?

  法官心里反复盘算着,本起案件的被告人和被害人是“叔嫂”关系,是因家庭矛盾引起的轻微伤害案件,如果能从这一点出发多做做工作,也许会得到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法官先尝试和郝某取得联系,但开局却并不顺利。“请问是郝某吗?我们是武乡法院的工作人员,你的案件已经移送起诉到法院了……”法官话还没说完,郝某便愤然道:“我没有犯罪,你们爱怎么就怎么吧!”郝某说完便挂断了电话,也为这场还未开始的沟通按下了“停止符”。

  

  面对郝某不配合的态度,法官并未气馁,猜想郝某可能还在和被害人怄气,于是便决定上门走访。郝某在见到法官后心态平和了不少,在得知法官的来意后也低声讲起了自己的情况。原来郝某也是残疾人,还有个刚高考完的女儿要供养,家庭条件并不宽裕,和嫂子起冲突只是因为几块用来修水窖的砖头,都是一时气急、冲动之下的结果。

  法官考虑到郝某的家庭情况和犯罪情节,耐着性子向他解释了犯罪的法律后果,而且特别指出被害人已经提起了针对他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希望他能考虑到即将上大学的女儿和生活不能自理的妻子,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取得谅解,争取宽大处理。

  法官又走访了郝某所在的乡镇党委和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郝某平时的表现、个人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边盘算着案件走向,边拉着地方党委、政府加入说服行列。

  经过耐心劝解,郝某的态度也有了转变。“法官,我认罪,我也想取得我嫂子的原谅,可就怕她不同意啊。”“老郝呀,你总得先有个态度,该道歉道歉,该赔偿赔偿,开庭的时候也要如实供诉案发现场的情况,争取你嫂子的谅解,希望最终能有一个好的结果。”郝某兴奋地说道:“好好好,法官,谢谢你们!”

  

  随着“咚”地一声法槌声响起,庭审开始。法官按庭审程序询问被告人的答辩意见,然而郝某却当庭翻供:“我没有犯罪,是我嫂子自己摔倒后讹我的,我也没钱赔给她。”

  这一变故打了现场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也让大家前期的努力付之东流。该案证据确凿,证人证词充分,案件关系清晰,郝某殴打被害人的事实清楚,然而郝某却妄想凭借自己的狡辩逃脱法律的制裁。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法官当即宣布休庭10分钟。法官趁机了解了郝某的思想波动缘由,并再次讲解法律政策和相关后果,希望再给郝某一个机会。然而事与愿违,郝某铁了心拒不认罪、拒不赔偿,也彻底堵死了自我救赎的道路。

  经过深思熟虑,法官决定调整思路。郝某不承认犯罪事实,还妄想倒打一耙诬陷被害人,法律的威严和神圣不容亵渎,应当依法判处郝某实刑,至于其妻子的生活问题可以寻求国家政策和社会力量的帮助。最终,法院依法对被告人郝某判处实刑。而在判决生效前,法官和郝某所在的乡镇及村委会积极沟通,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方协调,为其妻子落实了临时救助和集中供养措施,找到了新的抚养人,确保她在郝某服刑期间能得到妥善照料。

  晒亮评

  法内有尺度,法外有温情,司法温度的标尺是“情”,司法工作者一定要将“冷冰冰”的法条执行得“热腾腾”。法官的“两难”,说到底是对“法理”与“情理”的平衡。这份“操心”,是对法律精神的坚守,更是对群众冷暖的牵挂。武乡法院办事,真是把“法理”和“人情”揉得透透的。

  你看,法官面对这摊子两难事——被告人郝某犯了法,可他那有智力残疾的妻子没人管,搁谁身上都头疼。法官没一上来就亮法条、拍桌子,而是先琢磨能不能调解,于是上门跟郝某唠嗑,摸清楚他家底儿——残疾人、要供女儿上大学,家庭条件本就紧巴。为了化解矛盾,还拉上乡镇、村委会一起做工作,这股子耐心劲儿,就像邻居帮忙劝架,实在。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和稀泥”吗?还真不是。郝某当庭翻供、拒不认罪,法官没含糊,该判实刑就判实刑,这叫“规矩不能破”,法律的威严得守住。但妙就妙在,判了刑没忘了他妻子的安置问题。法官跑前跑后,协调出临时救助和集中供养,愣是给找好了新的抚养人,确保郝某服刑时,他妻子饿不着、不遭罪。这波操作,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把案子里的“人”从头到尾管到位了。

  这事儿办得没毛病!既没让法律的威严打折扣,又没让人情冷暖被无视。说到底,老百姓过日子,遇到的哪是纯法律问题?都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的麻烦。法院这么办案,既没让犯法的人钻空子,又没让无辜的人遭罪,这种办事风格,让咱普通人觉得,法律不光有硬度,更有温度——不是无原则地心软,而是在守住底线的同时,多替老百姓想一步、多帮一把。这样的“操心事”,多来点儿才好!

  来源:山西法治报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afd00297f1fd4be99fd31bbc3516f152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