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派出所:从烽火记忆到民心守护
来源: 北京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一座桥 关乎民族命运与尊严
一场战役 拉开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一段城墙 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今天
我们从丰台分局卢沟桥派出所民警的视角
站在全民族抗战的起点
用刻进骨血的不屈记忆讲述
从过去到当下,传承与弘扬的故事
......
PART-01
卢沟桥畔的守城人
“那一夜,轰隆的炮火声打破了卢沟桥畔夜空的宁静。卢沟桥畔的枪声激起中国人民奋勇反抗,吹响了全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
铿锵有力的讲解声音从卢沟桥桥头传来,每年这个时候,丁黎亮都会为来辖区参观的游客们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警民同心、昼夜鏖战,72小时内1658人全部安全转移。更令人动容的是,许多被救群众自发加入救援队伍,从“被守护者”化身“守护者”。
洪水肆虐的阴霾里,藏蓝警服与红马甲并肩而立,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堤。 这不仅是卢沟桥“民心桥”精神的延续,更是抗战岁月里“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的生动写照。当年,战士们用胸膛挡住子弹;今天,我们用肩膀扛起希望。
守城,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使命,而是一群人、一代人、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PART-04
石狮不语,鱼水相连
曾经,数着卢沟桥上石狮子长大的孩子已渐渐老去,历经战火烽烟的卢沟桥地区,如今一派安宁。三五行人走过,几位老者在古树下对弈闲谈。早点铺蒸腾的热气里,朝阳为辖区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辉。
偶尔宁静中也会有一丝“喧嚣”,比如张大爷又把电动车停到了秦阿姨家门口,这个时候还未等“110”的报警声响起,“宛平哨兵”就已就位。
“阿姨别急别急,我先把车给挪开,别耽误您出行。”
“张大爷,咱们有电动车停放点,您怎么老停人家门口啊,咱可不能图方便就给别人添麻烦。”
“薛警官,事情解决完了,您放心吧,有问题我们再找您。”
卢沟桥派出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建了一支由辖区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将家长里短、邻里纷争止步于萌芽,化解于源头。
200余名志愿者,已经成为守护这辖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并且这份力量还在不断蓬勃壮大。当朝阳再次为卢沟桥的石狮子镀上金边时,红袖标与藏蓝警服共同守护的,不仅是当下的安宁,更是一代代人传承至今的家国情怀。
在卢沟桥派出所还有很多很多民警,他们如同一条条纽带,将卢沟桥派出所与人民群众紧紧相连。
有深夜出警,虽不通水性,但毫不犹豫跳入晓月湖,解救轻生男子的民警贺玉斌。
有辖区里出了名的“婆婆嘴”,总能在调解群众矛盾时,耐心倾听陈述、客观分析问题、给出妥善解决方案的民警刘洋。
有累计帮助群众挽回损失几百万元,与诈骗分子斗智斗勇的反电诈民警隋丽娜。
有前脚帮助一位发病的女子及时就医,后脚又驱车20余公里,追回群众遗失手提包的民警李劲松。
有多次上门,帮助孤寡老人办理户口,为多名群众解决难题的户籍民警杨昆鹏。
八十八年光阴流转
当年用热血浸透的每一寸土地
如今开出了平凡却坚韧的花朵
历史的记忆从未沉睡
它在老民警讲述历史时颤抖的尾音里
在年轻警员调解纠纷时认真的眉宇间
更在每个普通居民自觉守护家园的日常中
正如那段被风雨磨洗却愈发清晰的城墙标语
民心永驻,此城长青
原文链接:https://www.bj148.org/zf1/jcdt/202507/t20250711_16758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