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在身边】“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打造基层治理“减压阀”
来源: 山西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9-23 作者:佚名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2023年5月,阳泉市矿区贵石沟街道小河滩社区成立“石榴籽”调解工作室。调解室在社区“红石榴”党建品牌引领下,团结带领群众红心向党,如石榴籽般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聚焦群众需求,凝聚解纷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品牌。
打造“石榴籽”调解室,搭建“一站式”受理平台
让居民少跑腿,实现群众解纷诉求“只进一扇门”。社区矛盾调解中心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将人民调解、网格法官、心理咨询、信访接待、社区民警多部门资源力量整合,设立五位一体的“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打造社区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受理平台。综合运用法律、心理疏导、警调对接等多种方式,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或解答群众咨询求助,目前共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石榴籽”调解工作室通过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和调解员等专业人才,探索多元化解矛盾工作模式。律师侧重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解答等;心理咨询师侧重心理疏导、调整心理状态等;社会工作师主要通过专业方法组织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居民群众参与度;调解员利用调解技巧侧重双方劝解、说服和教育。多方力量、多方参与、多方协商,“三师一调”队伍在对社区纠纷分析研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依靠专业知识、调解技巧妥善化解,形成一条完整“一体化”解纷机制。
创新“三多三带三全”工作法,共建“一张网”调处链条
“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围绕“枫桥经验”核心,充分发动党员带头、调解员、网格员带队、居民参与方式,探索创新“三多三带三全”邻里工作法。即:“三多”——调解员、网格员发挥邻里优势,以多看一眼知民情、多问一句送关怀、多跑一步保平安的邻里之情,及时收集居民诉求;“三带”——以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团结邻里、带头服务居民,发动党员参与矛盾协商调解;“三全”——以网格全覆盖、力量全凝聚、服务全到家模式,将矛盾排查化解遍及社区角角落落。
“三多三带三全”邻里工作法,形成“邻里—微网格员—网格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四位一体矛盾化解“一张网”自治管理模式,建成“收集信息—预警预防—定期排查—及时调处”矛盾调处链条,做到对群众反映问题、建议及时记录,及时化解,真正实现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参与者、受益者和支持者。
法理情融合并用,当好居民群众“娘家人”
“邻里纠纷、家庭纠纷是社区内最常见矛盾纠纷,社区重视调解居民反映的每一次邻里纠纷,以居民事无小事、‘鸡毛蒜皮’都是事的工作态度,认真解决矛盾纠纷,积极促进邻里友好,共建幸福和谐社区。”全省一级调解员赵丽平说道。2023年年底,社区两户居民来到调委会,诉说他们之间纠纷,调解员询问了解详细情况。原来这两户居民是楼上楼下邻居,由于小区改造刚完成,楼上住户洗衣服时,水沿着暖气改造管道渗到楼下住户家中,导致楼下住户卧室房顶和卫生间墙壁贴纸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双方因赔偿金额出现分歧,无法协商一致。调解员首先入户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多次背对背听取双方诉求,在得知双方“底线”后,组织面对面调解。调解员向双方介绍《民法典》中关于处理邻里关系相关原则,引导他们从传统美德和相邻关系出发相互理解。经过耐心细致感情疏导,双方最终就赔偿金达成一致,当场表示以后大家还是好邻居。“石榴籽”调解工作室通过类似案例,结合民法典,将社区常见纠纷,制成通俗易懂、便于操作“案例模块”卡,印制成册。当居民发生矛盾时,就依据“案例模块”程序进行“断案”,将“案例模块”卡发放到居民手中,当事人通过直观案例,清楚了解责任划分和法律义务,及时有效化解社区各类纠纷,使调解工作不仅基于法律规范,更融入人文关怀和社会公德,进一步丰富调解工作内容和形式。
“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以“一站式”平台受理,“一体化”解纷机制,“一张网”调处链条、化解“一揽子”矛盾纠纷,构建“一盘棋”纾困体系,形成“全过程”服务闭环,有效疏通群众办事“堵点”,成为基层治理一道靓丽风景线。
(来源:山西调解)
原文链接:http://sft.shanxi.gov.cn/zwyw_20182/ywdt/202409/t20240923_96587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