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文物有话说|一份关于侦诉审关系的指示
来源: 吉林省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9-23 作者:佚名
一份关于侦诉审关系的指示——
《晋冀鲁豫边区公安总局、高等法院关于公安司法部门工作关系的联合指示(法行字第二八号)》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这是1942年7月31日发布的《晋冀鲁豫边区公安总局、高等法院关于公安司法部门工作关系的联合指示(法行字第二八号)》(下称《联合指示》),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41年10月,《晋冀鲁豫边区高等法院组织条例》颁布,高等法院检察处设检察长、检察员。在各专员公署和县,则由公安机关向司法机关起诉。为了进一步调整规范公安司法部门工作关系,力求双方密切配合、提高工作质效,边区公安总局和高等法院发布《联合指示》,其主要内容有四项:
一是关于案件证据的收集和移送。“凡经公安系统侦查起诉之案,在侦查阶段,应广为搜罗证据,证据充足,然后起诉解送。同时在起诉之时,应连同一切物证人证等证件,一并附送。”这一规定对全面收集证据、证据确实充分、侦查终结移送证据等提出了要求。
二是关于提出处刑意见。“公安机关移送案犯时,不仅提起公诉,并须提出处刑具体意见(死刑或有期徒刑几年),司法部门负责同志如觉不妥,应与公安部门交换意见。”
三是关于工作联系机制。“在工作上双方应取得密切联系,交换工作经验,警惕孤立主义的有害作风。”
四是关于公安部门布置的眼线、内线人员的处理问题。“凡公安部门布置之眼线、内线人员,经司法部门扣押后,如有公安督察长或公安局长之书面证明,得迳行释放,宣告无罪。但公安部门如有循私、包庇,故将犯罪人员指为布置之内线人员者,督察长、局长负责。”
《联合指示》为晋冀鲁豫边区公安司法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完善侦诉审工作关系提供了规范指引。
原文链接:http://www.jlpeace.gov.cn/jlscaw/gcsy/202409/b77f84e1a7b242afbdea0e232d4a112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