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执行 110”助力执行质效飞跃
来源: 四川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9-02 作者:佚名
泸县“执行 110”助力执行质效飞跃
自“执行110”快速接处警机制实施以来,泸县法院不断提升对执行线索的反应能力,全力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近日,泸县法院“执行110”获得一条被执行人现身玄滩镇的紧急线索后,从线索接收、任务分派到成功拘传,全程仅耗时一小时。执行干警果断采取拘留措施,促使被执行人迅速履行义务。申请执行人古某在收到被拖欠数年的劳务工资后在朋友圈发文:“这笔工资被拖欠许久,感谢执行局同志们帮我要回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该执行案件快速解决的背后,是泸县法院对“执行110”接处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努力。自省高院扩大试点范围以来,泸县法院迅速响应,迅速成立“执行110”指挥中心,由院长挂帅,执行局局长部署,设置“执行110”专用接警电话并向社会公布,进一步畅通群众与执行部门间的沟通渠道。
团队建设方面,泸县法院执行局牵头组建由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组成的接处警值班备勤团队。每个出警小组配备1名接警员、1名驾驶员和3名出警员,确保警情接处的迅速响应和高效执行。接警员由熟悉执行办案工作的人员担任,他们能够快速核查警情涉及的执行案件情况和线索情况,为出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各人民法庭值班人员作为接处警备勤警力,纳入警力调集范围。根据出警地点和事项的不同,泸县法院灵活调集警力,实现了省内外、市内外的快速响应与有效执行。
在“执行110”模式的运行上,泸县法院按照员额团队化管理模式,以员额作为办案核心,确定个案办理重点调查方向、措施应用。
“‘执行110’的报警渠道多元化,涵盖了申请执行人主动提供的线索、悬赏公告吸引的群众举报线索,以及公安机关等协作部门反馈的重要信息。”泸县法院执行局局长舒婉进一步解释道,“这些丰富多样的线索来源,最终都需要依靠具体的员额团队来承接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团队中的员额法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甄别线索价值,制定并执行针对性的调查与处置方案,承担后续一系列处置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财产查封、评估拍卖、案款分配等,形成一套完整且闭环的执行流程。”
为进一步提升执行效率,泸县法院还积极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与协作,与泸县公安局、泸州市公安局龙马潭区分局及泸州市公安局大数据支队建立了紧密的查人找物协作机制。对于那些符合司法拘留条件但难以找到的被执行人,泸县法院会及时向公安机关去函商请协助查找及控制。这一举措有效打破了信息孤岛,提高了查人找物的效率,为执行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目前,泸县法院“执行110”团队已出警165次,促成自动履行案件37件,促成自动履行金额226.2万余元,达成执行和解案件58件,促成执行完毕案件26件。
陈柯 汪红燕
原文链接:https://www.sichuanpeace.gov.cn/dfdt/20240829/29053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