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典型案例: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怎样办理质押解困?
来源: 北京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4-08-20 作者:佚名
为给企业办理公证提供参考和借鉴,持续深化公证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北京市司法局对北京市公证行业近年来办理的涉企服务案例进行梳理,评选出公证服务企业典型案例,特开设“公证典型案例”专栏,结合具体案例感受“公证服务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
北京市信德公证处
公证助力企业直接融资 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案例介绍
2022年,北京某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公司”)与武汉某网络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公司”)签署了《产品采购合同》,由于资金紧张,截至2023年7月,北京公司尚有近二百万元货款及违约金等债务未向武汉公司支付完毕。
2023年7月18日,北京市信德公证处公证员来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某科技园,为企业上门办理公证,促成双方达成新的债务履行约定并见证双方在《应收账款质押协议》上签名、盖章。
公证护企
两企业已在前期沟通中达成意向,北京公司拟将其合法所有的五百万余元应收款项质押给武汉公司,用于担保北京公司按照新的约定支付债务。根据法律规定,动产或权利质权以签订书面合同及质押登记为生效要件。将合同办理公证,可恰当地为申请人双方提供信用背书。
首先,公证员通过双方递交的材料,确认基础债权债务关系、拟质押的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随后,通过询问谈话确认双方签订协议符合法律、公司章程的规定,提示双方签订《应收账款质押协议》的法律后果、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条款及争议解决条款。最后,按照公证程序规则为申请人出具了公证书。通过本次公证,极大增强了双方企业互信,为合同的履行提供有力保障,为企业后续商业合作筑牢信用基础。
典型意义
公证机构为企业办理此类合同公证,有利于促使双方积极履行合同,减少和避免纠纷,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动产和权利担保融资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北京市信德公证处公证员办证现场
原文链接:https://sfj.beijing.gov.cn/sfj/sfdt/ywdt82/flfw93/54338473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