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石司法所:坚持“三调融合”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
来源: 江苏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8-20 作者:佚名
宜兴市司法局立足基层基础,深挖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始终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核心目标,深入开展“枫桥式”司法所暨“一所一品”创建工作,聚力推进司法所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服务能力。
近年来,万石司法所积极打造新时代“枫桥式”司法所建设,以“善调+联调+精调”模式构建“多平台、跨领域、精准化”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基层调解工作向纠纷源头延伸。多年来,年均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80余起,累计金额达4332.05万元,实现零访、零诉,维护了辖区内和谐稳定。
一、组织联动 筑牢“善调”防线基础
万石镇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体系建设,组织司法所、政法局、社会事业局等部门22名党员成立“连心”党支部入驻镇级调处中心处理群众的各类诉求;建立“善调”专家库,融合各部门多元解纷力量构建覆盖全域纵贯镇村、横联各行业的人民调解网络,打通服务群众的“末梢神经”。创设“商事枫桥”新模式,成立万石镇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石材市场调解工作室等4个企业调解室,发挥商会调委会“前哨作用”,今年以来,为石材企业提供电商解读、财税合规等风险排查与诉前咨询65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42件。注重源头治理,深化执调对接,增设“执源治理中心”,构建“执源治理+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发挥“法官+”工作站专业优势,全力做好涉执矛盾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工作,减少企业执行诉累。
二、资源联动 汇聚“联调”新质力量
坚持重心下移,着力夯实村级人民调解组织,吸纳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志愿者等基层力量参与调解工作,充分挖掘和引导道德模范、乡贤能人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壮大村社区调解力量。对涌现的优秀专兼职调解员进行重点培养,今年已组织调解业务培训3场次120人次。推行“法律顾问+调解员”工作法,由法律顾问开展案前指导、案中研判,为调解员调处矛盾纠纷提供专业意见,实现“联合会诊”“对症开方”。与和桥法庭签订《建立涉企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合作框架协议》,开创“商会+法庭”人民调解工作新模式,为实现多元化解、快速化解涉企纠纷提供新途径。与宜兴市法律工作者协会签订《法律服务民企框架协议书》,为辖区企业提供高效、及时的解纷服务,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三、智慧联动 提高“精调”综合效能
构建“中心平台+网格手机APP+群众微信小程序”三级“万事通”信息化系统,按照“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信息归集、统一分析研判、统一交办转办、统一回复反馈”的“五个一”模式,打造成为矛盾纠纷的调处平台、社会治理的枢纽节点、法律服务的主要阵地。辖区调解员、网格员通过“万事通”APP将日常走访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类事件苗头隐患上传至镇指挥调度中心,由中心第一时间分派至相关部门处置。打通“12345”热线、“苏解纷”系统数据壁垒,对群众提出的各类纠纷、诉求事项,准确区分类型,导入系统,形成流程全贯通、业务全覆盖、机制无缝衔接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全域调解工作提质增效,推动矛盾纠纷智慧处理平台服务能力从“能办”到“智办”的跃升,精准化处置各类矛盾纠纷。
原文链接:http://www.jszf.org/zyyg/jscawq_320/xuxi/202408/t20240814_10033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