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原州法院办好“小案件”维护“大民生”

来源: 宁夏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

  固原市原州区法院执行局民生团队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办小案”守护“大民生”,本着“案小事不小,小事不小办”的工作理念化解多起案件,真正做到执行案件兑得权益、解得心结、促得和谐,切实推进执行工作见得阳光、会得真诚、获得民心。

  一心一意解民忧

  “法官,眼看要开学了,娃娃的学费都不够……”执行法官耐心倾听着申请人马某的诉求。该案系一起抚养费纠纷,马某和杨某离婚后,孩子由马某抚养,杨某每月支付抚养费。至今,杨某已拖欠近3000元抚养费未付。

  执行过程中,法院通过查控,发现被执行人杨某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且无车无房,似乎无处“下手”。

  “支付抚养费是你的义务和责任!”多次尝试拨打被执行人电话后,执行法官终于联系到了杨某。

  据了解,杨某认为自己给孩子的抚养费都被前妻马某花了,心里不舒服,因此不想再支付抚养费。通过与杨某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电话沟通,向其释法明理说情,杨某认识到支付抚养费是自己身为父亲的法定责任和义务,随即全额履行拖欠的抚养费。

  “我替娃娃谢谢你,你是个好法官!”拿到钱的马某感激地对执行法官说。

  在原州区法院执行局,每一名法官都在用耐心对待案子、用真心对待当事人,使法治的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真正触得到、摸得着、看得见。

  以物抵债化难题

  “法官,我现在确实没钱,能不能用砂石抵债?”电话那头,被执行人询问着。

  该案系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被执行人李某未经申请人王某同意误将王某的制砂机当作废品擅自出售,经判决应赔偿王某5万元财产损失,但李某迟迟未履行赔偿义务。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执行法官发现李某名下账户无存款,也无车辆。据了解,李某的丈夫长期在外打工,李某独自在家抚养两个孩子,其自身患有疾病,不宜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听到李某愿意以物抵债,法官立刻将消息告知申请人王某。同时,建议李某主动向王某道歉并说明自身情况。最终,王某答应李某以物抵债的请求,并就赔偿金额作出让步,最终以3万元砂石抵销该笔债务。

  司法从不无情,执行也并非“铁疙瘩”。原州区法院执行法官尽全力在双方之间找到平衡点,让情绪平缓,让纠纷化解,让矛盾平息。

  “盯人”查案解疙瘩

  “法官,我盯住人了!”一天早上10时许,执法法官接到申请人张某的电话后立刻出发。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人戚某欠申请人张某7.75万元借款未还。在执行阶段,被执行人已冻结的账户是空的,名下无房无车,且搬离了原住址。幸运的是,申请人用“盯人”的方式堵住了被执行人,执行法官赶到后,将其带至执行局办公室耐心劝导,戚某提出还款计划,该案以和解方式妥善处理。

  “谢谢法官!太谢谢你们了!”当事人的每一句感谢,都是原州区法院执行干警更好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动力。在执行法官眼里,没有一件案子是小案件,只要是当事人的合理诉求,就要当作头等大事去办。

  


原文链接:http://www.nxzfw.gov.cn/zfjj/dwjs/202408/t20240806_90628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