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报》报道泰和公安:开启“护农模式” 护航“双抢”安全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
进入盛夏酷暑时节,又是一年“双抢”季。为保障早稻抢收、晚稻抢种安全有序开展,近期,江西省泰和县公安局持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切换至“护农模式”,全面开启“农忙警务”。 “沉浸式”安全宣传话平安 “乡亲们,接到自称是公检法办案要求转账的电话,千万不要相信,这是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要捂紧‘钱袋子’。”7月20日中午,马市镇白头村村支书陈洋华趁着村民农忙纳凉的休息时间,在控制室认真地操作“乡村大喇叭”进行每日播报。 泰和县公安局针对“双抢”农忙节点,提前邀请村两委干部、乡贤志愿者用方言录制防范诈骗、盗窃、火灾、溺水以及交通安全等宣传音频,通过定点的“乡村大喇叭”和移动的“警车大喇叭”,在全县307个行政村(居委会)滚动循环播放,让农户在田间地头就能听到安全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一村一警”工作优势,组织驻村民警化身安全宣传员,走进田间地头、走入农户家中,面对面宣讲安全防范知识、手把手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分发印有安全防范知识的挂历、抽纸、宣传册、扇子。同时,利用搭建的400余个警民走访微信群,实时推送相关案例、预警提示,接受农户的业务咨询、预约服务共100余人次。据统计,“双抢”开始以来,泰和县公安局“线上+线下”宣传累计覆盖农户达5万余人,让农户在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安全防范能力和意识。 “前置式”矛盾调解止纷争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有什么矛盾解决不了的,我们帮你们化解。”7月25日,禾市镇桥丰村与江北村因灌溉水源问题发生纠纷,禾市派出所迅速启动“前置式”跨界调解,联合禾市法庭、禾市镇政府提前介入,多次组织双方协调解决方案,在民警不懈的努力下,矛盾消融在田间地头。 每年的“双抢”季也是涉农矛盾纠纷的高发季,雇佣薪资、农机租赁、灌溉水源等各类矛盾纠纷频发。泰和县公安局针对“双抢”期间矛盾纠纷特点,主动担当,积极统筹行政、司法、社会资源,将涉农矛盾纠纷的法律指导、法治宣传、纠纷调解“跨界前置”,逐步形成以公安派出所为主,乡镇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法庭、平安义警等力量为辅的联勤联动机制,集中资源力量对“双抢”期间产生的涉农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此外,为有效防止因矛盾升级而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发生,民警坚持在矛盾纠纷化解后的7个工作日内开展回访,确保“发现隐患、报告流转、调处化解、回访评估”等环节的工作全部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涉农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专项排查活动50余场次,排查出各类涉农矛盾纠纷100余起,全部得到妥善化解。 “错时式”巡逻防控筑屏障 “警察同志,眼下正是禾苗灌溉生长的好时候,我们的抽水机不见了可怎么办?”7月30日,上圯派出所民警夏珅在回龙村走访时,村民李大爷告诉他,家中10台抽水机被盗。民警迅速展开摸排和侦查,当日22时许即将2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追回被盗抽水机。 针对“双抢”期间农户大多早出晚归的情况,泰和县公安局优化调整农村白天和夜间的治安巡逻管控,在原有辖区派出所警力的基础上,增加巡警机动处突和机关民警支援力量,以车巡与步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将民警、警车、警用无人机等警务资源错时精准投放到主干道、粮食仓库等重点路段和区域,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通过“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来震慑犯罪和压降发案,切实维护农户合法利益不受侵害。泰和县公安局坚持向涉农违法犯罪展开凌厉攻势,7月以来破获涉农违法犯罪案件12起,以实际行动有力守护农户“血汗钱”。 |记者 陈 希 曾芳洲 通讯员 任力杨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809/20240809591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