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元!一次执前调解,一夜履行!
来源: 吉林省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
“法官,判决生效了,我啥时候能拿到钱?”
“被告还没给我钱,我要强制执行!你们赶紧拘留他!”
这是梅河口市人民法院执行事务中心的执行法官和干警们最常听到的,但是否所有的执行案件都应直接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梅河口法院为了更好地解决执行难、执行时间长,改变当事人对执行工作的不配合、不理解的态度和认知,依托于执行服务中心,挂牌设立执源治理中心,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执源治理为工作切口,溯源而上,形成“源头预防为先、自动履行挺前、强制执行断后”工作观念,凝聚从“末端执”转向“前端治”合力,旨在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进入执行程序之前。
未能白首 情断债未了
原告小美(化名)与被告小帅(化名)曾是一对恋人,后二人感情无法维系而选择分手。但在二人恋爱期间,小美将20万元借给了小帅,分手后小帅并没有将该笔借款返还,故小美诉至梅河口市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小帅依旧没有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故小美向梅河口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对症下药 开“良方”一剂
“咱试试调一下,调成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调解拿回钱的速度,肯定比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速度要快······”
执源治理中心研判了该案件是否使用“执前调”程序,在展开讨论后开出“良方”一剂,争取一次“药到病除”。一方面,考虑到双方曾是一对恩爱恋人,昔日能一次性借给恋人如此大数额的资金,必然存在一定感情基础;另一方面,若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小帅必然会受到强制执行措施带去的负面影响,二人关系也将彻底破裂,小帅有很大可能性不再配合执行,主动履行的可能性下降,执行时间也会延长。
“咱们执行,要尽可能地避免被执行人破罐子破摔,不能再给自己提升执行难度了!”
“执行,不是蛮干,而是动脑子,要学会利用‘巧劲儿’!”
执行法官选择了通过执行前调解的方式,引导和督促生效裁判义务人小帅主动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
第一波“攻势”——带你认识强制执行
“现向你送达手续,若你不主动履行义务,将会依法对你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执行法官向小帅释明了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严重后果、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其生活受限之处以及失信被执行人等具体含义。小帅听到可能会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后,沉默了许久。
第二波“攻势”——晓之以情好聚好散
“在你需要资金的时候,当时作为你恋人的‘小美’一次性就把钱借给你了,你现在想想她的好。”法理说了那么多,执行法官抓住小帅动摇的契机,立即开始了“攻心”时刻。“你俩当初肯定是有感情基础的,强制执行就撕破脸了,何不好聚好散······”
两波攻势下来,小帅第二天就来到法院,主动履行了全部判决内容,返还了20万元借款,双方也达成了和解,成功避免了一对昔日恋人因20万借款纠纷而反目,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双方的关系。
积极推动执行工作从“末端执”转向“前端治”,积极引导被执行人从“要我履行”到“我要履行”,既能为当事人留存空间,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强制执行措施对被执行人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又能引导和敦促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还能尽快帮助申请人实现胜诉权益。
初审:夏宁
复审:付新宇
终审:姚丽
原文链接:http://www.jlpeace.gov.cn/jlscaw/dfdt/202408/9b625353563c4ed79d7ba4c6b9dd1ac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