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里有个“法治共建站”
来源: 湖北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8-13 作者:佚名
将司法服务“送”到企业身边,这对于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法院来说,绝不是一句空话。
8月2日,“英雄城市 平安常在”暨“法治武汉”专题宣传采风活动走进蔡甸区中德国际产业园“法治共建站”,了解蔡甸区法院打造涉企矛盾纠纷解决“前哨站”,为企业提供优质便捷司法服务的故事。
“小窗口”展现“大作为”
近年来,中德国际产业园活力涌动,已经成为中外企业投资发展的一片热土。如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蔡甸区法院和蔡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合设立“法治共建站”(法官工作室),探索“一站式”涉企矛盾纠纷解决新模式。
走进“法治共建站”,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两名法官“驻点+预约”办公,为企业及员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可以实现线上开庭、互联网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等。一角的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法律实务指南。
一名法官助理在法治共建站(法官工作室)办公
“这里只是一个窗口,我们更多的还是要走进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法律风险排查等,打通司法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法官方雯介绍。今年以来,法治共建站开展庭审活动10余场,组织法治宣传20余次,化解企业纠纷70多起。
对于“法治共建站”的服务,中电光谷联合集团助理总裁黄黎的点评是形式多样、富有成效:“比如园区涉外企业很多,前段时间法院就专门组织了涉外知识产权法治讲座,受到普遍欢迎。企业负责人和员工扫码就能预约法官咨询法律问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司法服务就在身边。”
巡回审判“就地”化解纠纷
“法官,原告又在我们厂区大闹,你们能不能管管啊?”不久前,“法治共建站”驻点法官接到某合同纠纷案中被告打来的电话。原来,原告方急于索要欠款,冲到被告厂区要其立马给钱。为了防止双方矛盾升级,法官说服原告停止过激行为,并立刻组织双方调解。
当天,法官前往被告公司进行巡回审理。眼见双方“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法官将被告带至隔壁办公室,采取“背对背”方式做调解工作。经过情理法交融的释法说理,被告表示愿意分期付款,原告也为自身冲动行为表示歉意,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一场纠纷顺利化解。
座谈会交流
审理结束后,法官对现场旁听的园区企业代表和员工就合同违约、工伤认定、工资拖欠等法律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像这样的巡回审判,今年开展了10余次,实现了“巡回一案,示范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法治体检”为企业“治未病”
“感谢法院组织的‘法治体检’活动,帮助我们企业规范经营行为,堵塞了经营风险。”当天,蔡甸某公司法务经理张俊向法官表示由衷感谢。
法治共建站为园区企业精心制作了包括5大类24小项的《法治体检企业自测表》,让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在“法治体检”中,法官发现某公司存在诸多隐患:如员工未经授权随意加盖公章,如果员工离职后因货款引起诉讼,诉讼主体存在争议;企业在交易过程中未办理交付和结算手续,若收货人和合同买方不一致,买方否认收到货物或不认可货物金额,导致企业难以举证;合同的签订、履行、付款以及变更均是通过电子邮件、微信和QQ进行,但往往没有保存相关证据。针对法官的建议,张俊所在的公司及时作出整改,公司涉诉纠纷明显减少。
“今年以来我们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司法建议’活动20余次,实现了‘开良方、治未病’,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法官方雯说。
稿件来源:武汉政法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syzl/60748.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