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木垒县司法局:探索山区牧场法治化治理新模式

来源: 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7-16 作者:佚名

  

      木垒县石仁子沟位于南山深处,距离县城80余公里,多以山石嶙峋,沟壑丛生状态,现在为山区牧民草场,很多邻里、家庭、草场纠纷都在这片深山草场影遁起来。为满足山区牧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木垒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山区牧场法治化治理新模式,依托辖区司法所组建“马背调解队”,定期赴草场流动排查矛盾纠纷,在牧民毡房口“零距离”提供法律服务。

促膝畅谈“排查纠纷”

  

    7月12日,木垒县司法局组织“马背调解队”和机关干部来到南部山区矛盾纠纷流动调解点,为牧民群众现场讲解人民调解的程序和优势以及司法局组建“马背调解队”的初衷,鼓励牧民群众有纠纷找人民调解员。“马背调解队”、机关干部与人民调解员一起用“一对一,拉家常”的方式了解牧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法律诉求,并记录在民情日记上,为今后探索建立山区牧场法治化治理新模式和解决矛盾纠纷新机制奠定了基础。就坐地垫“调解纠纷”

  

    “我们这里有两个牧民产生了矛盾,他们到现在关系都不好”,牧民阿某与司法所长加尔恒交谈中无意间透露,凭着职业敏感性,加所长就地与其详细攀谈起来,通过询问了解到两位牧民因为个人借贷问题产生了矛盾,调解员立即联系矛盾双方就近就便进行调解。调解员事先采取“背靠背”“面对面”等方式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和双方诉求,之后根据案情耐心细致地释法析理,两个牧民最终一致同意调解。于是牧民的毡房口挂上了“马背调解队”横幅,绿茵茵的草地上铺上了红色的地毯,一个简易的流动调解室就地呈现。通过调解员通俗易懂的法理分析和耐心细致的劝和,双方当事人现场达成调解协议,最终握手言和。解纷普法“服务群众”

  

    “我要去哪里申请人民调解?”“哪些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调解纠纷收不收费?”面对牧民的提问,“马背调解队”和机关干部现场开展法律咨询活动,逐一解答牧民法律咨询。司法局各业务科室负责人结合职责就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相邻权、买卖合同纠纷以及土地草场纠纷等与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作了重点讲解,倡导牧区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纠纷要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法律咨询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宣讲内容针对性强、贴近牧场实际。    此次在石仁子山区牧场,司法局通过“马背调解队”流动调处纠纷和普法宣讲、法律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为牧民群众现场排查化解纠纷,多角度提供法律服务,切实满足牧民群众法律需求。


原文链接:http://sft.xinjiang.gov.cn/xjsft/dffz/202407/e938920930bc42239ca4dfc0543200c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