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先上!”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7-09 作者:佚名
一座孤岛坐落于九江市柴桑区东北隅,上面有一个小镇,名为“江洲”。汛期来临,这座四面环水的小岛,被一条江新洲大堤紧紧包围,这是一条“生命之堤”。 6月30日22时,九江市柴桑区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这对江洲镇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 7月1日10时,九江公交新港渡口站迎来了“九江车0098”渡船,这是目前江洲镇通往外界的唯一交通运输工具,7时至22时之间每小时一班。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新闻宣传组的车辆迅速排队上船,新法治报记者也随新闻宣传组登船。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汛抗洪,人人有责。”临近登岛,记者发现一块红色的标志牌矗立在洲头。江洲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胡建告诉记者:“镇上有80个哨所,每个哨所至少有6名值班人员巡堤查险。” 一面面红色的旗帜在堤坝上飘扬,多名党员冲在巡堤查险、堆垒沙袋的第一线,其中包括江西省人民医院驻官场村第一书记罗昭淦和党员“父子兵”——罗羲兴、罗杨,以及国家消防救援局江西机动队伍。 罗昭淦边走边向记者介绍村旁的新沟口排涝站:“目前排涝站4台机器全开了,24小时运转,一天能排2万立方米的水。” 6月30日,罗昭淦和25名九江学院的大学生以及十几名村民,一起用编织袋装了70袋砂石,搬运到大坝上筑高“防护墙”。 去年8月1日来此驻点的罗昭淦第一次参与防汛抢险,他告诉记者:“对于一个有着14年党龄的党员来说,防汛抢险责任重大,我是党员我先上!” 此外,江洲镇17号哨所有两位特殊的值班人员,他们就是党员“父子兵”——罗羲兴、罗杨。7月1日15时,罗羲兴和罗杨扛起铁锹,走上堤坝,开始新一轮巡查。 罗羲兴拥有丰富的防汛抗洪经验,是防汛“土专家”。 “我看到水位越涨越高,根本坐不住,喊上儿子一起参与防汛值班,巡查大堤。”罗羲兴告诉记者。 父子俩坚守大坝巡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我是老党员,要给年轻人做榜样!”罗羲兴笑着说。 “子承父业,上阵父子兵!”罗杨如是说。 6月30日,国家消防救援局江西机动队伍50余名消防救援人员也来到江洲镇前置备勤。7月1日,消防救援人员前往江州镇洲头村37号哨所附近堆垒沙袋。28岁的宋祥贵累得满头大汗,他已经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 “作为一名党员,保护群众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义不容辞!”宋祥贵说。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703/20240703582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