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宣恩: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来源: 湖北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7-09 作者:佚名
近日,恩施市宣恩县沙道沟镇松坪村王云轩、王云章兄弟30多年来的纠纷,多次发生肢体冲突,2021年以来20多次调解,最终通过沙道沟镇开展“有理大家评”解开心结,握手言合,达成协议。
为了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宣恩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势打造“有理大家评”基层治理工作品牌,奋力谱写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宣恩篇章。
着重于调,跨实一步解决纠纷
“我本人同意今天的表决结果,就是想通过大家一起评理的方式让三组村民更重视我们的公山。”5月11日晚,宣恩县椿木营乡白岩溪村通过“有理大家评”的方式召开小组评理会集中讨论、表决了汤金洲山林纠纷事宜。
多方参与共谋划,本次“有理大家评”会议由白岩溪村委会发起,邀请了乡领导、乡综治中心、乡林站、涉组全体村民及矛盾三方共40余人参与,乡综治中心说明本次山林纠纷的前期解决过程及成果,林站解释山林证件、协议的发展过程及其合法性,村“评理说事成员”评价山林纠纷各个矛盾点的公正性并作出表决意见。
多方参会,共同出点子,齐力共谋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集体评理共解决。在大家的发言中,关于汤金洲山林纠纷的几个分歧点都得出了表决意见,在集体的表决中该山林纠纷得到了解决结果。
“有理大家评”工作机制源于对高罗镇九间店村“和事佬”和椒园镇黄坪村“帮理郎”等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提升,宣恩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于2022年10月发文,通过建立“有理大家评”工作机制,构建以党建为统领,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依托,以村支两委成员、乡贤“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为主体,以“共同缔造”理念为群众搭建说事议事平台,建立化解矛盾组织,组建宣传发动队伍。
着力于防,靠前一步化解风险
2024年5月18日,在宣恩县万能寨乡“有理大家评”工作室,张某对主持调解的评理员说到:“你们还是有能力啊,调解能力我相当佩服,说得我硬是哑口无言。”看到一起“民转刑”风险极高的家庭情感纠纷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万寨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龚道全松了口气。
“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多帮一把”。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针对农村山权林界、土地权属、婚恋情感等风险隐患,“有理大家评”不光专注于对已发现问题的解决,还将工作重心向前端迈进,经常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化解风险。
“有理大家评”充分发挥组织网络覆盖广泛,评理员来自基层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等优势,做深做细做实矛盾纠纷排查,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抓前端、治未病,努力将矛盾纠纷发现在初始、稳控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加强重大问题预警防控,对排查发现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及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涉群体性事件等矛盾纠纷,及时预警、主动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疏导化解。
着眼于治,走深一步树立公信
“张某与王某恋爱,结婚时张某给王某家38万彩礼,结婚半年后,王某提出与张某离婚,请问,张某要王某退回彩礼钱合法吗?”长潭河司法所退休干部王善成在长兴社区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时问道。
既要解开“疙瘩”疏通“经络”,也要补充“营养”壮大“肌体”。“有理大家评”在做好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防范隐患排查的基础上,着眼人民群众法治水平提升,深化“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大力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将矛盾化解工作与法治宣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更多支持参与调解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既贴近群众建感情,也帮助群众送温暖。宣恩县将“有理大家评”纳入乡村民生实事推进全过程,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等方面充分发挥“有理大家评”体制机制作用,不断提升“有理大家评”平台在群众中的公信力。
共谋定事,珠山镇兴隆街社区开展“小区治理月月谈”这种集思广益征集“解题”思路,每月参加的社区居民从开始的20多人到现在的50人以上,已累计解决高空抛物、车辆乱停、电动车楼道充电等问题80余个。共商干事,对在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发挥“评理说事团”就近就地、人熟地熟优势,第一时间解决。
共议管事,在美好环境的打造上,“评理说事员”们积极奔走发动群众,组织召开群众会共议方案和措施,珠山镇宝塔社区桂花苑“红色”小区得到了全组32户的一至支持,打造成了宣恩县城郊的网红打卡地。
稿件来源:中国网、宣恩县委政法委
原文链接:http://www.hbcaw.gov.cn/syzl/59299.j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