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妙用“133”普法模式,东莞高埗多维度赋能基层依法治理

来源: 广东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7-02 作者:佚名

  近年来,东莞市司法局高埗分局锚定服务大局保障民生发展,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强机制、抓关键、优服务。6月27日,记者了解到,高埗司法分局妙用“133”普法模式全面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促使镇域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切实增强。

  

  围绕“1”条主线,完善普法依法治理机制。

  高埗司法分局强化普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每年印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编制镇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同时,将普法责任制的落实,纳入对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指标,连续四年召开“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线上参与人数累计近50万人次。该局纵深推进依法治镇、治村、治校、治企多领域、系统性深化普治并举,法德共治。

  

  善用“3”个秘诀 ,多措并举,深化普法依法治理成效。

  人才为基,培育壮大普法主力军。高埗司法分局培育村委干部、业务骨干、网格员等基层党员干部为“法律明白人”队伍,选树28户“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养涉农“法治带头人”,组建律师志愿服务队,规范法治副校长制度,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普法队伍网络,筑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根基。

  法景文融合,打造“出圈”法治文化品牌。高埗司法分局结合“百千万工程”、绿美高埗建设项目,深化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博、非遗、水韵、潮流、生态等碰撞融合,打造全镇19个村居法治文化地图一村一景,村村“出圈”。分局在政务中心设置“法治民心桥”,组织职能部门开展“一月一法治风景线”普法专题活动,同时打造“文旅普法研学”“法治平安福”“法韵书香”“法治锦囊”“模拟调解”等系列法治融合品牌,原创多个法治快板、曲艺、剪纸、视频、动漫等文艺作品,推动法治文化焕发新活力,提升群众美誉度。

  

  问需于民,精准提供普法支撑。高埗司法分局在多个公共服务场所设置“法治心愿盒”,常态化收集、反馈、研判群众对法治建设的建议意见及心愿展望,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对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以需求定主题,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提效能,推动普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做到科学、精准、高效,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侧重“3”类领域,打造普法依法治理精品工程。

  高埗司法分局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情况,多管齐下,推行分类化、差异化“项目清单”式普法,提升普法惠民成效。

  高埗司法分局激活乡村振兴法治引擎,推动横滘头等村成功创建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村域苦练乡村依法治理“内功”,依托网格治理在全镇各出租屋大门张贴囊括公共法律全服务方式的法治平安“福”,让公益法治服务护佑群众出入平安。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加大规范农资管理、规范社区停车等保障民生的法律政策宣传,联合农资办加大对涉农合同的把关,整改梳理历史遗留合同、债务问题,有效维护村集体资产安全。积极提供融入镇村“活资源、促经济、惠民生”发展格局的法治宣传和服务,以“法治引擎”推动镇、村奋力在“百千万工程”的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高埗司法分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市场主体延伸,开展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保护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沙龙,组织专业“大咖”向市场主体普及营商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法治体检为100多个市场主体“把脉问诊”,推出法官课堂、律师讲台、“果香法庭”巡回审判,加强合规化指引。派发10000多个全市首创的“府院共建非诉园区”专属“法治锦囊”,联合东莞公证处率先推出全市首个“公证+专业园区”合作模式,开通了公证处到果蔬交易中心的点对点服务“直通车”。同时,打造“数字法治 登高埗远”云服务线上普法服务平台,做实律师结对“1+10”、律所结对“1+1000”商户的公益法律宣传和服务,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合拳”,为园区全链条提升新质生产力提供法治保障。

  高埗司法分局深化校园普法活动,结合依法治校示范创建,开展“法治‘悦’读荟”、普法小使者、家校普法联盟、学法讲书人、礼敬宪法等活动,创新“普法积分超市”,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沉浸式普法教育形式,不断深化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共建。


原文链接:https://www.gdzf.org.cn/xbsy/gddt/content/post_1626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