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日记:汛期班船上的安全教育课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7-02 作者:佚名
6月27日 连日的阴雨稍稍停歇了 水位涨速放缓 却也达到了19.58米 距水位警戒线还剩0.42米 距湖水漫过圩堤还剩2.42米 13时43分 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 向阳村的榨下码头 挤满了村民 乘着雨势空隙 送菜、探亲和外出务工 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 南矶派出所所长刘万里 和朱元伟、巫智勇 两位新进民警也来了码头 手里拿着安全头盔和救生衣 今天有一项特殊的任务 “刘所长,帮我提下菜。”刚从独木板走上班船甲板,红卫村张阿姨洪亮的嗓门就在刘万里背后响起。 她风风火火地提着装蔬菜的麻袋跑上独木板,刘万里接过,转身放到甲板上,然后向船舱里钻出来打招呼的红卫村3位大叔散起了烟。 这是他在南矶乡任派出所所长不到两年,学会的“本地风俗”。 一米七八的个子,宽厚的肩膀和每日岛上风吹日晒变得黝黑粗糙的脸庞,南矶乡几乎人人都认识刘万里。 前段时间刚回公安局开会,同事们都说:“刘万里你个安徽人,怎么越长越像南矶乡渔民了!” (受访单位供图) 刘万里和两位民警今天到船上,是为了和村民们“聊聊”交通安全、防溺水和反诈这三堂课。这是南矶派出所第二次开展“船上安全教育课”。 南矶乡4.5平方公里的陆地上,零散分布着300余位常住村民,还有6000多户籍村民偶尔才会回乡。 以往靠着3位社区民警家家户户走访,常遇到村民外出或忙农活等情况,安全教育很难真正走进村民心里。 常坐班船的刘万里喜欢在船上和村民闲聊,有天突然灵感迸发,“船上闲着也是闲着,正好大家在一起,听我们讲些有意思的安全教育故事不好吗?” 于是在两天前,趁着“6·26”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南矶派出所联合南矶乡平安办,开展了第一次“船上安全教育课”。 此后,班船运营的每一周,都至少将有一次安全教育课在船上开讲。 “砸!使劲儿砸!”14时04分,班船缓缓驶离榨下码头,刘万里的教育课开始了。 朱元伟拿着黑色水杯砸向刘万里头上的粉色安全头盔,沉闷的砰砰两声响彻船舱。大胆的演示,立即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张阿姨都不知不觉停下了手头的牌局,被这夸张的一幕逗笑了,“刘所长你没事吧?”“头盔这样戴牢才有保护效果。”刘万里不紧不慢摘下头盔,接着讲解起了安全头盔的正确佩戴方法。 小卖铺谢老板笑弯了腰,跑到船舱头,举起手机拍下画面,发了微信朋友圈。随后的答题赢防溺水宣传袖章等环节,村民们也都热情捧场。 安全教育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别出心裁的表现形式,背后还有刘万里等5位南矶派出所民警与村民用心建立起的联系。 南山岛上只有三家小卖铺,谢老板的30年老店就是其中之一,坐落在南矶派出所对面,这里是南山岛的“CBD”,坐落着数家饭馆和农商银行、理发店、木工坊,聚集着南矶乡最多的人流。 刘万里一有空就溜出办公室,坐在小卖铺旁,提醒戴安全头盔,与村民聊家常。 谁家的网瘾少年又翘课了、谁家的精神病患者需要临时照顾、谁家没时间办户籍业务……一件件乡里的小事,总能在南矶派出所找到答案。 为了方便村民办理户籍业务,南矶派出所的每位民警都学会了相关流程,全天24小时服务乡亲,即便村民人在外地,也可以预约民警办理。 “最小最少最可靠,最偏最远最放心”,在这个只有5位民警的南矶派出所门前,挂着这样一副全体民警共同想出,南矶学校教师代笔的春联。 “接下来我要讲一件咱南矶乡的事儿。”班船渐渐驶过“湖底公路”,刘万里的教育课回到了南矶乡里。 一位村民前段时间骑摩托摔出七八米,万幸戴着头盔,身体没有大碍。“刘所长,还好你在小卖铺门口查了我两次,让我有了戴头盔的习惯,要不然这次我死定了,我得买个爆竹来庆祝。”这位村民后来对刘万里说。 聊到身边事,村民的手机都渐渐放下。“回去得买个贵点的头盔”,乘船回城区的南矶学校马老师和家人商量着。 半个多小时的安全教育课讲完,船程已经进行了大半。噼里啪啦的掌声中,远处南湖段的堤坝若隐若现,张阿姨要去城区做木工活,顺便把家里种的黄瓜、芹菜带到黄湖闸卖了。 刘万里和两位民警则要返航,为已经逼近的警戒水位做准备。“乡里忙不过来,我们也要上堤支援。”刘万里说。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701/202407015820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