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案例15】“年度体检”式评估赋能法治政府建设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31 作者:
为展示我省法治政府建设成果,进一步调动各地各部门(单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省举办了“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案例”申报评选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有21个市(州)政府推荐申报案例63件,10个省直部门申报案例11件。经过形式审查、现场陈述和专家评审、实地核查、社会公示等环节,确定了我省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案例20件,并予以通报。
南充市司法局
“年度体检”式评估赋能法治政府建设
南充市坚持夯实基础、铸造特色,探索出以“年度体检”式第三方评估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突出客观专业,借力开展评估工作。2017年以来,南充市与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密切协作,借助专门力量,应用专业办法,每年对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部门全覆盖、扫描式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持续将第三方评估工作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对第三方评估工作进行动态研究部署,在全市推动形成高度重视评估、主动配合评估、积极参与评估的浓厚氛围。
突出有的放矢,科学设置评估体系。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省、市实施方案,立足基层法治政府建设特点重点,设置行政决策、行政执法、政务公开、监督问责、矛盾化解等群众特别关心、社会普遍关注的8项指标,并在县(市、区)政府评估指标中增设“社会满意度调查”、附加“政府主要领导访谈”,力求评估更加准确精细。同时,根据发展需要动态调整评估指标,先后于2018年增加“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指标、2019年增加“公共服务与安全保障评估”指标,增强了评估体系与实际工作的耦合度。
突出周密细致,规范实施评估操作。始终保持第三方评估的高度独立,严格落实评估相关规范要求,灵活采取网络检索、申请信息公开、实地调研访谈等多种方式开展评估,保证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数据资料的准确性、评估流程的严肃性。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少数”和“社会公众”两个重点,每年对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对市县两级政府部门、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进行测试,对上千名普通群众、法学专家、本地律师进行问卷调查,力求客观反映干部法治水平和群众法治需求,确保评估结果经得起各方检验。
突出结果运用,有效发挥评估作用。每年发布《南充市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报告》,对评估结果进行通报,在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上进行首位交流经验、末位表态发言,做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将评估结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目标考核,分值权重保持在50%左右,实现了用第三方客观数据说话,切实让考核“指挥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研究利用,持续推进量化数据分析,为安排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出台法治政府建设政策文件等提供可靠依据。
突出以点带面,不断放大评估效应。将法治政府建设第三方评估作为发现差距、巩固优势、弥补短板的重要渠道,近年来,通过“评估+整改+提升”方式,南充及时构建“1+6”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党委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责任“两张清单”、率先将法纪知识考试成绩纳入“干部法纪档案”。与此同时,始终把评估过程作为厚植法治土壤的过程,以评估促进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市推动形成厉行法治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