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泰宁县上青乡成立“龙哥说理室”加强基层治理

来源: 福建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6-25 作者:佚名

  民俗文化入调解 龙哥说理把纷解

  ——泰宁县上青乡成立“龙哥说理室”加强基层治理

  泰宁上青桥灯俗称板凳龙,始于唐开元年间,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是泰宁最负盛名灯类民俗之一。当桥灯文化元素融入人民调解工作,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三明市泰宁县上青乡人民调解组织通过挖掘汲取桥灯文化精髓,于今年2月开始,推行“龙哥说理室”之“商、破、铺、礼、和”五步调解法,使“枫桥经验”在上青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同志,帮帮我吧,这事不解决,我将损失惨重啊。”5月16日,当事人邓某火急火燎地来到龙哥说理室,求助道。调解员见状,将邓某引至说理室坐下,并倒上一杯热茶,第一时间缓和当事人的情绪,再详细了解事情原委,从长商议。

  原来,上青乡的邓某与许某等人合伙承包了50亩地制种,眼看制种时节即将到来,江某却要在邓某的制种田隔壁种植水稻。由于制种的要求较高,一旦水稻与制种田的花粉串粉,将导致制种收成锐减。邓某私下找江某协商不下三次,均被江某拒绝,这可把邓某等人愁坏了,只能来到“龙哥说理室”要求进行调解。

  “大致情况我了解了,您看看想找哪位‘龙哥’帮忙化解纠纷?”经邓某仔细挑选,最终选定了其所在村较有威望的李加良、李文祥进行矛盾纠纷的调和。李加良和李文祥收到龙哥说理室的指派后,立即找到双方当事人分别了解其诉求,寻找僵局的突破口。在获取当事人双方诉求后再从中协调,使双方诉求达到平衡点。同时注入桥灯文化中的和思想,让双方当事人的情绪不断得到缓和,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初步可行的调解方案。

  最终,双方当事人诉求均得到满足,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感谢‘龙哥’,没想到这么快就把我的问题解决了,我这心头的石块终于可以落地了。”邓某感激地说道。

  该案是上青乡探索成立“龙哥说理135”工作机制以来,由‘龙哥’参与的第一起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上青乡将继续坚持“以文化人”,用好龙哥说理室的“商、破、铺、礼、和”五步调解法,书写人民调解的鲜活故事,铺就沟通民心的“连心桥”。(邹敏)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pinganjianshe_0624/443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