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好“枫”景 |调解在身边】创新方法 创建品牌 构建一站式 全链条大调解新格局
来源: 山西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6-18 作者:佚名
近年来,运城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在全市多部门协调联动下,探索出多元化、一站式、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调解组织2700余个,专兼职调解员8200余名。自2023年以来,全市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70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8.9%,为“平安运城”“法治运城”建设创造了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打造调解“新队伍”
夯实调解“主力军”
建好组织,建强队伍。培育出永济市栲栳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盐湖区南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临猗县楚候乡人民调解委员会等19个优秀调委会,打造出永济陈潼兰、芮城兰建刚、临猗陈剑等70余个优秀品牌调解室,涌现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吉学军、白印侠等99名优秀调解员。为确保调解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市司法局积极吸纳律师、法律工作者、社区网格员、村(居)法律顾问、妇女代表等参与纠纷化解,加快商事调解、律师调解、行政调解布局,拓宽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覆盖面。2024年初,协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将“运城市人民调解协会”更名为“运城市调解协会”,选举出新一届协会班子成员。自今年3月起,市司法局、市调解协会相继深入盐湖区等7个县(市、区)展开调研,并根据存在问题,针对性开展“卷宗评查大评比”活动。同时积极推动县级协会建设,目前永济市、河津市调解协会已成立。
健全多元化调解机制
形成全链条调解“新模式”
全市已逐步完善市、县、乡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体系,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调解组织,完善专兼职调解员实施定期排查、信息互通、首接首办责任制、跟踪督办以及群众来信(访)反馈等13项工作机制。今年3月,市司法局联合市公安局出台《关于建立“警调对接”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全市实施“警调对接”工作基本原则,包括依法调解、就地化解、协作互动以及及时高效原则;“一体式对接”“联席式对接”“协作式对接”和“信息化对接”等具体模式;调解范围、处理程序、结果处理及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同时,全市实施“三调四联”调解机制,即:加强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建立组织联建、业务联帮、工作联动、服务联合四机制,并进一步探索形成“一扇门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联动、全链条闭环调处”调解机制,着力维护全市和谐稳定。
创新调解“新方法”
书写调解“新篇章”
市司法局积极探索“人民调解+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大数据”新模式、新理念。各县(市、区)坚持践行调解为民、利民便民服务理念,积极探索调解新方法,如垣曲县“三官一律入村解忧烦、两会一队入户保平安”、永济市“‘六度’调解工作体系”、芮城县“五老打头阵、支部做后盾”、绛县“百案百法调解技巧”、河津市“诉源治理河法密码”、万荣县“26℃调解联盟”等经验做法。
强化宣传引领
打造运城调解“新名片”
全市各级调解组织积极开展宣传报道,用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讲好调解故事,传播调解声音。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多视角、立体式媒体宣传矩阵。2023年,市司法局与市电视台联合策划并制作调解员专题宣传片,展示各县(市、区)调解员良好风采。2024年初,市司法局与市调解协会通过“运城司法”微信公众号每周推送调解案例,起到“调解+普法”良好效果。芮城县司法局被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评为“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调解员说调解》《帮工帮出伤 谁买单》《卡在合同上的好兄弟》等15篇典型调解案例入选省级视频指导案例库。2024年5月,闻喜县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吉学军开展“企业法律知识宣讲活动”,抖音点击量破亿。全市调解工作社会公信力显著提升。
(来源:山西调解)
原文链接:http://sft.shanxi.gov.cn/zwyw_20182/ywdt/202406/t20240607_95837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