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宁夏推动基层治理循法而行

来源: 宁夏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6-18 作者:佚名

  “首先要让对方承认借钱这件事,最好有录音作为证据,不然这张欠条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你的钱就很难要回来了。”近日,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司法所在银新苑北社区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村(居)法律顾问倾听居民遇到的法律困惑,认真答疑解惑。社区“法律明白人”也在一旁与居民沟通劝导:“先别生气,回头到社区我们联系对方调解。”

  坚持普法宣传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为村民提供沉浸式的普法体验和零距离的法律服务,“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团队”的作用不容小觑。去年,司法部提出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我区创新探索建立“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X个普法志愿团队”的“1+N+X”工作机制,把专业优势和乡土优势结合起来,提升基层依法治理工作合力。

  提供贴心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增设履约保证金以保障流转土地村民按时拿到租金、土地保护及期限届满后土地恢复、机械维护保障、损害赔偿等内容”……今年2月,收到西吉县吉强镇某村村委会发来的一份《土地承包合同》,村(居)法律顾问赵文超律师仔细审查后给出修改建议。

  法律顾问对村里发展过程中的涉法等问题一对一答疑释惑。“‘借条’一般用来证明借用或者借款关系;‘欠条’一般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收条’一般用来证明‘收到’的事实”……近日,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司法所在北门村和田桥村组织开展“法律问诊”活动,法律顾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民间借贷合同主体资格、借款用途约定等内容进行讲解。

  近年来,我区不断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走深走实,健全“线上+线下”服务平台,除现场“坐班式服务”外,还开辟抖音直播线上法律服务新模式,通过直播“带货”法律知识。“菜单+订单”优化法律服务模式,根据各村(社区)的具体实际制定全年值班咨询、法治讲座计划表,接待群众法律咨询、进行村务法治审查等。依托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打造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室,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内容进行公示,多渠道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为平台,积极融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通过“法治微课堂”“法律八进”等活动为群众输送法律知识。聚焦重点产业,联合法院等部门深入奶牛养殖等项目企业,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意见。聚焦征地拆迁等重点难点,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协助为村(社区)起草、审核、修订相关合同协议,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意见。

  当好“普法多面手”,让群众入眼入心

  近日,种植户在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过程中不慎使中宁县黄庄村30户村民的玉米不同程度受损,30户村民到村委会反映情况后,“法律明白人”到玉米地实地了解情况,向农户代表和种植户讲解法律规定。经过多次调解协商,最终以每亩1800元的标准对30户村民进行赔偿。

  “法律明白人”是一群身兼数职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他们是村民身边的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也是法治创建“监督员”。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法律明白人”村(社区)“两委”成员全覆盖,共培养“法律明白人”7.7万余名。今年将妇女工作团队、退役军人团队、青少年工作团队、法学大学生团队等普法志愿团队纳入“法律明白人”队伍,不断优化“法律明白人”队伍构成,提升“法律明白人”专业化工作水平。

  我区建设“法律明白人”精准培养信息管理平台,精准开展培训学习、分类考试。通过线上专题培训课程,分类精准推送至相应类型的“法律明白人”,不断提高其相关领域法律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司法地图”嵌入宁夏“法律明白人”精准培养信息管理平台,“法律明白人”可以查看联系各自村(居)法律顾问,随时沟通咨询法律问题。各地在村(社区)公共场所公布“法律明白人”名单、联系方式等,建立线上精准培训和线下传帮带的工作机制,整合资源建立一批“法律明白人”工作室。在优秀“法律明白人”中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培训讲师”,“法律明白人”在法治宣传教育、基层依法治理、示范引领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2023年,全区实施“法律明白人”精准培养工程以来,“法律明白人”参与法治宣传48506场(次),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8966件,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申请法律援助等5112人次,参与村规民约制定1250人次。


原文链接:http://www.nxzfw.gov.cn/nxyw/202406/t20240612_8828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