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布拉克人民法庭:打造群众家门口“解忧站”
来源: 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霍城县人民法院萨尔布拉克人民法庭法官马丽调解一起借贷纠纷。
“凭什么鉴定机构认定沙某为9级伤残,他也在正常上班,治疗费为何这么高?”当事人马某无法理解自己为何承担如此高额赔偿,对霍城县人民法院萨尔布拉克人民法庭法官马丽说。
2019年8月10日,马某驾驶无号牌三轮电动车与同向行人沙某发生碰撞,造成沙某9级伤残。双方因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2023年10月初,沙某将马某告上法庭。马丽与原、被告多次沟通,但双方对立情绪很大,坚决不同意和解。同年10月30日,马丽对该案进行了开庭审理,马某提出对沙某的伤残情况进行重新鉴定。但是,马某对再次鉴定的结果仍然不服。马丽又多次与鉴定机构联系,对马某的疑问进行解答。1月17日,法庭判令马某赔偿沙某各项损失16万余元。
霍城县人民法院萨尔布拉克人民法庭法官马丽对人民调解员进行培训。通讯员 熊慧婷摄
一纸判决并未解开马某心中的“疙瘩”,马某表示要上诉。为解决双方纠纷,沙某能尽快拿到赔偿款,马丽再次联系双方当事人,耐心地向双方当事人释法明理。
“这么一大笔钱对于你们家来说的确不是小数目,我知道您很着急,都是同村的村民,事情再拖下去,对大家都没好处,您还有什么疑问,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1月20日,马丽再次约见马某,耐心地倾听他的苦恼。马某依然对鉴定结果存疑,马丽又现场联系鉴定机构,进行详细解答,帮助他逐一打消疑虑。马丽考虑到马某的孩子在上大学,如果沙某申请强制执行,势必对其家庭会有影响。在马丽的调解下,今年2月,马某决定履行全部赔偿款。沙某拿到赔偿款后,向马丽表示感谢。
霍城县人民法院萨尔布拉克人民法庭法官马丽对人民调解员进行指导。通讯员 熊慧婷摄
萨尔布拉克镇距离霍城县城有四十公里,为打造群众家门口“解忧站”,萨尔布拉克人民法庭变被动司法为能动司法,“快”字当头,“情”字暖民,公布24小时服务电话,优化工作流程,简化诉讼手续,提升办事效率。法庭受理群众的诉求后,法官当日联系当事人,一次性告知诉讼流程、拒不履行后果等所有工作事项,并对纠纷进行繁简分流,实现当日收案、受理,电话送达,争取群众少跑腿。
“本人没有去,纠纷就解决了,法官办事效率真的太高了!”5月14日,当事人吕某高兴地在电话里向马丽表示感谢。
霍城县人民法院萨尔布拉克人民法庭法官马丽上门调解一起侵权纠纷。通讯员 熊慧婷摄
5月14日,马丽收到吕某邮寄的诉讼材料后,通过电话联系原、被告双方了解案件事实,并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连线双方当事人开展线上调解。在马丽耐心的释法明理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远程签字确认,前后仅用一天时间,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萨尔布拉克法庭与司法所、派出所签订“庭所共建 ”协议,共同推动纠纷源头化解。通讯员 熊慧婷摄
“群众有诉求都可以打我们的服务电话。”马丽说:“我们将在充分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诉源、案源、执源、访源‘四源同治’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各支基层调解力量,加大巡回审判、以案释法,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
原文链接:http://sft.xinjiang.gov.cn/xjsft/dffz/202406/25771e3153344f6e93f76f3e1412c39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