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民法典“燃”遍三晋 百企千校万村(社区)大联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7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教育,中共山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印发《“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实施方案》,以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为契机,以领导干部学法为抓手,以民法典进百家企业、进千所学校、进万个乡村(社区)为切口,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强化领导干部民法典普法

  1.把民法典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要开展一次专题学习,并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述法重要内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2.把民法典学习宣传与党史学习教育、机关(单位)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读书会、研讨会,加强民法典学习交流,营造浓厚法治文化氛围。

  3.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政监督的重要标尺,把民法典各项新规定新精神新要求贯穿到政府依法行政全过程,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开展民法典进百家企业活动

  4.加强国有企业民法典宣传,举办专题讲座,持续提高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运用民法典维护权益、化解矛盾、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

  5.加强民营企业民法典宣传,深入贯彻司法部、全国工商联《关于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结合“法治体检”活动,普及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等涉企方面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诚实守法精神,培植法商素养。

  6.加强执法过程中民法典宣传,各相关单位在面向企业开展行政执法过程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以案释法等方式宣传民法典相关内容,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开展民法典进千所学校活动

  7.充分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加大民法典在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内容占比,在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堂中,注重融入民法典基本精神教育,根据不同阶段青少年的思想特点、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的针对性。

  8.充分发挥兼职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聚焦青少年权益保护,全省所有中小学至少宣讲1次民法典;积极协助学校举办民法典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模拟法庭、普法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提升青少年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9.积极创新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方式,用好网络课堂在线教学辅助阵地,用好“守护青春”山西省青少年法治广播阵地,用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形式新颖、参与体验式的案例教学、活动载体,让广大青少年切实感受民法典所蕴含的精神和力量

  开展民法典进万个乡村(社区)活动

  10.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专家学者、法学教授等在民法典宣传教育中的作用,深入基层广泛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法典。

  11.充分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举办民法典专题讲座,面对面开展主题宣讲、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以生动的案例、鲜活的语言,传播民法典知识,讲述民法典故事,阐释民法典精神,提高基层干部群众运用民法典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法治乡村建设。

  12.深化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各县(市、区)司法局要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重要内容,分期分批对“法律明白人”进行培训、轮训,推动新选拔的“法律明白人”注册登录网上培训专栏,加强民法典学习。

  13.推动民法典普法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各类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普遍设立民法典普法专题区域、板块,因地制宜建设民法典主题宣传公园、宣传馆、宣传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结合群众需求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和法治实践活动。

  14.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发挥农村(社区)宣传文化骨干、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作用,鼓励、吸引群众参与创作和表演具有地域和行业特色的民法典普法民歌、地方戏曲、舞蹈、小品、快板等,促进民法典普法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增强宣传效果。

  (来源: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