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赤水市“三联三促”绘就省际边界和谐发展新画卷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贵州省赤水市因毗邻四川省合江县,长期以来面临跨省矛盾纠纷多、纠纷调处“共识达成难、人员管控难、统筹协调难、纠纷化解难”等基层依法治理困境。为切实解决省界接边调解化纷合力不强、权责不清、衔接不畅等问题,两地积极探索矛盾纠纷“三联三促”工作法,有效破解治理难题,提升了治理质效。

  机制联建促共识

  “赤水市司法局与合江县司法局建立跨省接边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机制,目的是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省际边界,共同推动边区经济社会繁荣稳定”。赤水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光利说道。

  

  图为贵州省赤水市、四川省合江县签署跨省联防联调协议书

  赤水市与合江县建立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作联动机制,搭建了县、乡、村三级立体联防联调网络,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分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总结先进经验,宣传典型案例。确保跨省纠纷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

  纠纷联解促共商

  “大家在位置上坐好,念到名字的就过来签协议”,刚成功化解了四川省农民工与房开企业之间的劳务纠纷的调解员大声喊道。农民工王某说:“这个调解受理快、服务好、效率高,一条龙服务,真正解决了我们外省民工的困难”。至此,一起涉及32名四川省农民工的跨省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赤水市积极推进“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模式,组建由党员干部、网格员、联户长、乡贤构成的“竹都勤务员”团队,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联合会商、分级办理”模式,小纠纷由村级调委会调解,未解纠纷由乡镇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调解,重大纠纷则由县级部门专项调处。此外,对于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采取共管共商策略,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2021年来,通过三调联动,成功调解接边矛盾纠纷800余起。

  

  图为跨省五镇(乡、街道)联防联调工作座谈会

  发展联盟促共赢

  “九条岭公路的建成通车,实现了我村村民几十年来的修路愿望,村民仅出售楠竹一项每年就增加人均收入1万元”,富顺村支书明方刚说道。赤水市旺隆镇富顺村与合江县凤鸣镇凤凰村两地有着近万亩竹林,由于地势险峻,又跨越两省,村民守着金山银山过苦日子,在双方联防联调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建成了跨域两省,长约19.8公里的九条岭“天路”。

  近年来,通过两地共治共享,经济文化交融互通活力,新建公路2666公里,每年砍伐竹原料10万余吨,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居民互购房产相互消费,劳动者跨河工作紧密合作,赤天化纸厂、经开区发展、天鹅堡天岛湖度假项目等,为3万余名群众跨地旅游、康养、就业提供便利,助推近6000贫困人口迈向小康,彰显了两地文化互鉴的巨大潜力。

  赤水市“三联三促”工作法,成功解决省际边界矛盾纠纷,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为我国省际边界治理提供了有益经验。未来,两地将继续深化合作,以法治为基础,以和谐为导向,共同绘就省际边界和谐发展的新画卷。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405/t20240528_846923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