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人才库 专家来解纷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调解医疗纠纷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法律知识,仅依靠卫健部门进行化解,不仅难度大,而且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发信访问题。为维护和保障当事双方合法权益,更加方便快捷地调处医疗纠纷,2023年12月,兴国县成立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整合各方调解力量、资源,为医疗纠纷的有效化解搭建了新平台。 记者5月30日获悉,截至今年4月,该中心共接待来访咨询相关事项284人次,组织调处31件。其中,受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9起,成功化解9起,化解成功率为100%,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化解医疗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 3年医疗纠纷终化解 4月17日,一起历时3年的医疗纠纷在兴国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得以成功化解。 2021年,患者张某某在兴国县某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导致尺神经断裂。2022年,司法鉴定结果显示医疗过错参与度为10%至20%,患方伤残等级为八级。 此后,经医患双方、卫健部门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调解均未能解决。 3月22日,张某某来到兴国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反映诉求并申请调解。 接到当事人申请后,该中心组织力量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研判。3月29日,组织多个部门参与调解。但由于当事人在调解中又提出新的要求,这一次调解未能成功,导致张某某情绪激动。 该中心工作人员一方面通知张某某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安排人员上户做好当事人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其发生过激行为;另一方面,保持与当事双方的沟通。 4月17日,该中心再次组织调解,邀请医学、法学等领域专家参加,医患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解决了一起历时3年的医疗纠纷。 这是兴国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联合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医疗纠纷一个缩影。 “单打独斗”变为“攥指成拳” 但在兴国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成立之前,该县的医疗纠纷化解工作存在一个部门“单打独斗”的情况,导致部分矛盾纠纷调解时间长、调解结果缺乏强制约束力。 如何破解“单打独斗”,将各部门力量“攥指成拳”,兴国县带着思考找到了答案: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是平台运行的重要保障。该中心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多元化解工作机制,通过整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力量,集聚法学、医学、心理学等多领域专家资源于一体,组建调解员队伍和专家人才库,畅通处理渠道及时化解医疗纠纷,为依法、快捷、高效调处医患纠纷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中心运行后,各单位充分履行各自解纷职能,专家们运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让医患双方得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面对面沟通交流,表达各自诉求,依法依情依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531/202405315760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