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普法全覆盖 倾心保护无死角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村一级的小学数量逐年减少、学生数量急剧下降,峡江县十一个乡镇近百个村委,只剩下11个村级小学211名学生,一个学校只有几十名学生,其中5个学校不足10名学生。村小学生中大多为弱势群体的留守儿童,更需法治保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乡村依法治理,将法治副校长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做好“小众”法治帮教,清除未成年人普法死角,峡江县检察院今年重点突出村小普法的全覆盖工作。 全覆盖,清“盲点”。近年来,针对未成年人普法,重点采取“法治副校长”进校园的宣传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法治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效果显著。但是为了提高普法效率,重点在人数众多的学校开展,地处偏僻、人员稀少的村小常为“盲点”。对此,该院对11个村小配齐每校一名检察官,织密“保护网”,深播“法治”种子,采取点穴式普法,做到全覆盖,帮出真实效。 求长效,克“难点”。村级小学的学生数量少,同时也体现在老师数量少,且老师结构中多为年龄大接近退休、年龄轻刚入职不久的两端人员,师资力量在法治教育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虽然检察官普法全面深入村小,但毕竟不能常驻。对此,该院采取了培训老师法治宣传与运用能力的方法,并互加电话、微信,遇有问题线上解答,让“普法”常驻。 重情感,通“堵点”。根据全面调查与梳理,村小的学生多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困难家庭,性格更为内向,解“法结”必先解“心结”。该院成立由未检干警、村心理辅导员、社区志愿服务者、心理咨询师、同心公益协会组成的团队,开成保护合力,共同开展辅导、帮教、指导。特别是在开学季、六一儿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帮助偏远乡村未成年人更好地融入家庭、学校、社会。 号准脉,治“痛点”。为全面提升边远乡村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该院全面分析了近五年全县的未成年人涉罪和未年人受害的数据,着力强化数字检察应用实效。“量体裁衣”,一校一策、一村一策,既力求全面推进,更注重精准保护。遴选出“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电信诈骗、防网络沉迷、防未成年人骑电动车”五大主题,作为普法和保护的重点。同时,对个别涉案未成年人,聚集惩治、救治、共治、防治,开展“一对一”、“多对一”、“面对面”个性帮教,用“检察蓝”为乡村儿童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605/20240605577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