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霞林派出所打造护学模式“升级版”
来源: 福建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群防群治 全民护学
——莆田霞林派出所打造护学模式“升级版”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欧琳
5月16日,在目送就读于莆田市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入校后,林女士随即在校门口参与早高峰执勤任务,对家长接送车辆、社会车辆进行疏导,开辟学生通道,护送孩子们安全过马路。
忙碌指挥交通、劝阻不文明现象……身着志愿服的林女士只是“群防群治,全民护学”中的一个缩影。
近期,莆田霞林派出所以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为试点,探索建立“群防群治,全民护学”长效机制,由校内安保力量、校园周边商户、派出所警力三方联动,形成“1、3、5”防护圈,藏警于民,设立隐形护学岗,组建强大的社会护学力量,从“全警护学”提升至“全民护学”。
高效推动凝聚合力
此前,民警调研发现,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周边商铺聚集,住户多为本地居民,家中适龄儿童都在该校就读。霞林派出所与霞林街道棠坡社区、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多次探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投资小、落地实、作用辐射广的“群防群治,全民护学”联动机制。
“群防群治,全民护学”机制是在原交警、公安民(辅)警、学校保安、导护师组成上放学重点时段护学岗的基础,发动周边商住户、学生家长加入护学志愿者队伍。在校园周边商住户配置全民护学岗安防装备,设置多个专用视频探头,与校内“一键报警”相呼应。
机制初定后,社区民警逐户上门动员,与校门口商铺签订倡议书,授予 “志愿护学岗证书”,登记护学岗编码和人员信息,把所有商住户建成校园的“安保室”。目前,该所辖区已有23家商铺、500余名群众加入护学岗队伍。
同时,霞林派出所争取2万经费,在周边商铺添置防暴器械30套,安装高分贝警报器1部,与校内“一键报警”设备联动,在突发事件时起到警示、动员、召集的快速效用。
专业培训提升技能
5月24日,霞林派出所联合巡特警反恐大队到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反恐演练,进一步提高校园的应急处置能力。
霞林派出所组织专业人员定期对学校保安、教师、护学志愿者、接送家长进行培训与模拟演练,讲解示范防暴器械的使用方法和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确保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能快速反应,妥善处理。
同时,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优先聘请退伍军人作为保安力量,充分发挥退伍军人军事技能和丰富经验优势,为学校安全提供更专业的保障。
“我们综合指挥室也与校内安保力量联动,对校园欺凌等现象直接报指挥室处理,对违规学生进行训诫教育。”霞林派出所副所长曾闽涵说。
宣传先行,实干为本。该所还定期开展防范宣传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通过发放资料、讲座课堂、案例警示等方式,向在校师生宣传防欺凌、反诈、反邪等知识,提高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安全知识教育,能使我们青少年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常识,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应变能力,尽可能减少和杜绝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4月26日,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陈晓志在民警、安全教育讲座后深有感触。
护出安全成效初显
升级后的“护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校的保障力量,也守护孩子们的平安上学路。
“我们通过设置‘全民护学岗’的倡议和组织防暴恐培训演练,宣传与教育效应已见成效,在学校周边、社会上逐步形成‘全民护学,全民护校’的共同意识,护学理念得到更多人响应,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宣传,发挥最强大的力量守护校园安全。”霞林派出所所长周锋说。同时,该所通过护学联动机制,营造出以学校为中心的全民护学安全心理区域,真正做到让孩子安心、家长放心、政府与国家舒心,有效提升民众安全感与幸福感。全面护学工作开展以来,实现校园周边零发案。
“群防群治,全民护学”联动机制一经运行实施,就产生良好而强大的社会效应。莆田市教育局、城厢区政府等上级部门对护学机制进行专题调研,给予大力肯定和表扬,并将该机制介绍、推广给其他学校,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关注护学问题,取得良好效应。
责任编辑:林少颖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4/pinganjianshe_0605/436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