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三山区:警区服务站7×24小时护航平安
来源: 安徽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凌晨2点,碧桂园社区警区服务站依旧警灯闪亮,这里是芜湖市最大的居民小区,有居民约3万人,分别来自30余个省份,警区服务站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便民店”。
民警由“下社区”变“在社区”
为破解警力不足、力量分散、职能交叉、资源分割等难题,2023年7月,三山公安分局党委积极探索符合公安机关未来发展方向的现代警务新体系,首创全省7×24小时值守警区服务站,由峨桥派出所副所长蒋欣宇负责该站日常工作;以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为目标,围绕中心工作,“打、防、管、控”齐头并进,随时出警。
“警察同志,我父亲晚饭后下楼散步,到现在没回来,我们找了半天找不到,请快帮帮我。”今年除夕晚上约10点,一位中年男士走进警区服务站求助。民警问清其父亲的体貌特征后,全员出动,并在“网上警民议事厅”发布消息,同时发动小区群众巡防员和“义警”协助寻找,经过不懈努力,该男士的父亲找到了。
2023年国庆节前一天,蒋欣宇和辅警李强在日常警务巡逻中,巧遇满面愁容的刘老伯,老人年近80岁,嫌理发店离小区太远,走过去有些吃力。李强当即表示自己会理发,如果老伯不嫌弃,乐意上门服务。刘老伯欣然接受,就这样李强成为老伯的“御用”理发师。此事一经传开,小区的老人们纷纷找到警区服务站,于是,警区服务站又增加一项为民服务内容。
24小时不打烊的警务“便民店”,群众大多需求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它凭借迅捷的出警速度和多元的治理办法,全力保障社区群众平安幸福生活,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自2023年8月以来,警区服务站已调解处理群众纠纷381起,服务群众288人次。
群众矛盾“刚发生”便“化解了”
按照“屯警街面、多方融合、快速反应、优化服务”的立体化防控思路,警区服务站强调一专多能、一警多用,真正实现警力无增长式改善。警区服务站先后孵化出“联保联勤”治安队16人、“江淮义警”14人,共同开展联巡联防,多元共治服务群众,协同维护社区平安。
“警察同志,我把612栋的客户家具送到了,她不给运费。”2023年8月17日,警区服务站接到一名拉货师傅的报警,民警仅用3分钟便赶到了纠纷发生现场。经了解得知,家具是从外地运来的,运输过程中致家具某处油漆有点碰损,所以货主拒付运费。民警一边帮忙抬家具上楼,一边擦着汗做思想工作,货主在民警的感召下当即付了运费,矛盾就此化解。
2024年5月16日,小区内一户年轻夫妻吵架,妻子一时情绪激动,喝了农药。人命关天,警务站民警第一时间将女子送往医院,因抢救及时,女子化险为夷。事后警务站请来“情感专家”分别与年轻夫妇促膝交谈,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最终两人和好如初,感激之余送来鲜红的锦旗。
民生案件由“慢破”改“秒破”
“处处见警灯,时时见警察。对于群众来说,这就是看得见的安全感。”碧桂园小区共有586栋楼,且四通八达,自碧桂园7×24小时警区服务站建立,小区治安发生显著的变化。警区警务实行承包制,“一站式受理、一揽子处理”;通过优化警力、厘清职责、改进勤务、加强防范与打击并行, 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该警务站配备4名民警、8名辅警,警力配备是一般警务站的2倍,确保全天候巡逻值守和高效出警。
2023年9月25日23时,警区服务站民警与园区保安在小区某车库常态化巡逻,突然发现4名青年男子在车库另一头穿梭。随即带队民警汪浩宇悄悄地部署随行人员,辅警和保安队员按照部署分头行动,5分钟后在车库出口处将拉车门行窃的4名嫌疑人抓获。
截至目前,碧桂园社区各类警情下降21%,刑事警情下降41%;警务零投诉。蒋欣宇一直以站为家,因工作表现突出,近日被授予“全省公安系统杰出人民警察”“优秀共产党员” 等荣誉称号,获个人二等功。
原文链接:http://www.ahcaw.com/ahcaw/content/2024-06/04/content_900586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