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调解室”: 把“疙瘩”解在家门口
来源: 山西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川底镇焦河村位于泽州县西部,是川底镇政府所在地。今年以来,焦河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基层治理多元嵌入并深度融合打造“和事佬+”基层治理品牌,成立了“老支书调解室”。
“老支书调解室”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秉承预防为主、教育疏导、防止激化的原则,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疏导化解,把“疙瘩”解在“家门口”,全面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01 “退而不休”献余热 践初心
焦河村把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平安建设的重点任务,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老支书调解室”设在村民家门口,旨在充分发挥“离得近、叫得应、情况熟、接地气”的优势,用心、用情化解乡亲们的烦心事,形成“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在调解过程中,“老支书调解室”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邻家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为群众提供“访有地、问有答、事有办”的家门口金牌服务。
02 “以老带新”凝共识 薪火传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抓好“和事佬+”调解队伍建设,焦河村统筹德高望重的离任村书记力量,利用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群众人脉优势,精准选聘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威信高的退休老支书焦德成、焦吉元为“和事佬”调解员,积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同时将村主干、大学生村干、调解员、网格员、辅警等纳入“和事佬+”调解队伍,充实调解力量。
面对群众的矛盾纠纷,“老支书调解室”尽量做到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当场无法解决的按照复杂程度分类登记备案,并上报镇“和事佬+”调解工作室,及时介入调解,避免矛盾激化、纠纷升级,筑牢矛盾纠纷前期处置防线。
03 “凝心聚力”促发展 焕活力
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老支书”调解员。赵某与陈某夫妻及其女儿在镇上某超市门口,因驾驶车辆发生争吵后引发争执,赵某遂从车辆后备箱拿出胶枪与陈某夫妻及其女儿扭打在一起,造成四人不同程度受伤,上报派出所。后经“和事佬”调解员焦吉元与双方分别沟通、劝说、调解,最终协商一致,赵某承诺给予陈某夫妻及其女儿一定赔偿,双方互相赔礼道歉,并答应事后不再因此事发生任何纠纷。正是有了“老支书”推心置腹的面对面调解,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工作中有了难题找‘老支书’帮一帮,生活中有了苦恼找‘老支书’聊一聊!”在川底镇焦河村,总能听到老百姓这样说。一间房、一杯茶、几张桌椅、两副花镜,看似简单的小小调解室,却在矛盾调解中发挥着大作用。
“老支书调解室”以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架起了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夯实了社会稳定的平安底座。
来源:泽州政法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http://www.sxpeace.gov.cn/article/a60af47eae8e49fda81a5b01b8aa5dc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