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安徽法制报】送法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0 作者:

  做律师一直是戚仁兵的梦想,高中毕业纪念册上就曾经写下这个理想。大学毕业后,虽然没有直接成为一名律师,但是在其他岗位上拼搏数年后,他始终放不下这个最初的梦想。后来他急流勇退、华丽转身投入到律师事业中,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很快和朋友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我从小出生在农村,对于农村有着一份别样的感情。”他知道很多经济条件差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权利受损时也无力维权,所以组建了律师团队,在做好律师业务的同时,抽出时间做公益,利用自己的专业更好地反哺广袤农村的建设。

  2019年起,戚仁兵开始担任合肥市律师协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志愿团律师。为了更好地服务乡亲,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家乡和合肥周边村民及热心观众来电,手机号俨然已经成为了“法律咨询热线”。

  为了更好的服务村民们,他不定期用各种形式为村民普及法律、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民法典》宣讲等。将法律援助帮到实处、落到根上,他积极了解贫困村社会治理,帮助化解精准脱贫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为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把好“法律关口”,用法治为美丽乡村建设铺好底色。

  “易地搬迁、危房改造、追讨薪资、工伤事故等都是村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都会进行专项走访调查,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精准帮扶,第一时间帮乡亲解决问题。”为更好服务村民,戚仁兵还主动学习,紧跟政策动向,为村民提供最新的法律知识普及。

  2019年10月,作为九三学社安徽省委法律委员会委员,戚仁兵跟随九三学社安徽省委赴亳州市利辛县开展“乡村振兴中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情况”专题调研,走访了6户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接受帮扶情况,并将他们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通过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大部分村民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法治乡村建设目标进一步迈进。

  被问及印象深刻的一次“送法进乡村”经历,戚仁兵讲述了长丰县双墩镇罗集社区一个男子的故事。

  当时村里有个年轻男子,因事故下半身截肢,心态消极,整日坐着轮椅到处耍横,经常坐在商店、工地等处,阻挠他人正常营业、施工,严重影响了他人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

  “我相信没有天生的恶人,只要真诚理解、正确引导,事情基本都能解决。”接到信息以后,戚仁兵主动与该男子交谈才得知,男子的父母都与他断绝了关系,家中还有一位姐姐。戚仁兵几经辗转,联系上了该男子的姐姐,沟通后了解到,因男子沉迷赌博,游手好闲且屡教不改,男子的父母无奈之下和他断绝了联系。“我们和他父亲沟通了很多次,他父亲才同意和他见面。”在戚仁兵的调解下,男子和父亲相拥而泣,承诺今后重新开始,好好生活。

  律师是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守卫者,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戚仁兵始终发挥专业优势,以法治服务发展,贡献己力,发光发热。

  稿件来源:2021年5月18日安徽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