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创新开展城市综合执法前置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4-05-16 作者:佚名
贵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主动转变执法理念,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打造“城市综合执法前置服务”模式,2023年,服务各类经营主体10000余家,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近1.2亿元,行政处罚案件量同比下降27%,罚款金额同比下降44%,被新华社、人民网、中央广电总台、《法治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国家级媒体采访宣传,被住房城乡建设部表彰为2023年度巩固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单位。
一是服务前移,助力解决企业“急发展”问题。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指导,创新精准普法和提醒交底,从源头减少企业违法行为。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对象,定制16类“普法宣传资料包”,用宣传手册、动画漫画等简明易懂形式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发挥商会、协会市场反应敏锐、对行业政策熟悉的独特优势,搭建“执法+商会”等协同普法平台35个。截止目前,共送法上门1000余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包”1400余个。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建立多部门现场交底机制,一次性告知需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时限,一次性提醒重要环节和注意事项,一张图明晰水、电、气、讯等地下管线走向。2023年,上门服务重大在建项目43个,施工损坏燃气、排水等市政管道类案件量环比下降95%。
二是整合资源,助力解决企业“难办事”问题。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在管网改迁、污水排放、车位设置等需要多方咨询协调的疑难事项,紧盯审批前环节,按需协调有关部门精准指导企业完善申请资料。统筹全市渣土消纳资源,协调属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主动对接需求、优化运输路线、调配消纳资源。综合道路现状、消费需求、业态特点等因素,推行“一店一策”“一街一策”,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定时、定位规范出店经营,2023年,帮助企业解决各类诉求110个,超过5000家实体经营户实现划线规范出店经营。
三是联合体检,助力解决企业“愁会诊”问题。制定“一张清单”,针对不同经营主体,整合多部门执法检查事项,制定16类“执法事项检查清单”,避免多头执法扰企。开出“一份报告”,检查发现问题现场汇总,形成综合“体检报告”,一次性向企业反馈。附上“一个处方”,针对检查发现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意见,给予合理整改时限。建立“一本台账”,采取电话回访、图片印证、现场查勘多种方式,对整改问题进行跟踪督促。2023年,联合体检400余次,帮助查找和整改轻微违法问题900余个。
四是柔性执法,助力解决企业“盼包容”问题。建立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制度,包容不包庇、免罚不免责。完成修订《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试行)》,出台《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定(试行)》,明确首违不罚、不予处罚、从轻和减轻处罚的适用情形和裁量标准,2023年免罚轻罚案件量占比36%。对经营主体充分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等行政手段,让企业自觉守法、主动整改。2023年,集中约谈教育6次,覆盖各类经营主体480家,实现了行政案件处罚量和罚款量双下降。采取《行政处罚决定书》《违法公示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双送达”的方式,及时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申请“信用中国”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修复。2023年,“双送达”各类经营主体98家,引导依法修复信用信息13起。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yfzs/gzdt/202403/t20240321_839777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