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法院公正司法筑牢劳动者权益保护“堤坝”
来源: 宁夏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5-16 作者:佚名
“我不同意公司单方面调岗,更何况新岗位与之前的劳动合同并无关联性,且新岗位的基本工资与之前差距巨大。”担任某汽车销售公司门店总经理的叶某,被公司以连续3个月考核不合格为由免去总经理职务,任命为二手车经理。
叶某的心情跌落谷底,被迫辞职。因不服仲裁裁决,他向银川市金凤区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2024年2月,金凤区法院经审理判决该汽车销售公司向叶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银川每天有无数劳动者在各行各业劳碌打拼,如何让广大劳动者“劳动并快乐着”?银川市两级法院在执法办案中妥善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专业提升
让维权劳动者尽快如愿
2019年6月,曹某入职某科技公司任业务员,2020年6月10日双方解除劳动关系。2021年8月,曹某申请劳动仲裁,后双方均不服仲裁裁决,向西夏区法院提起诉讼,曹某诉请判令科技公司赔偿其未及时出具离职证明导致的就业损失、无法申领失业保险金与补助金的损失。
“我在2020年8月、12月申请失业保险备案,均显示审核不通过。”曹某诉说自己的为难。
案件被交到“李莉法官工作室”。拥有丰富劳动者维权经验的李莉审理后认为,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是其法定义务,违反上述规定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经过李莉与用人单位多次沟通协调,最终帮曹某化解了心中的麻烦。
拿到赔偿的曹某满脸欣喜和感动。曹某的维权经历正是银川法院妥善化解劳动争议纠纷、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银川市两级法院不断加强审判业务团队建设,提升劳动争议案件审理专门化、人员专业化水平。按照“一院一庭(团队)”集中审理劳动争议繁案,如西夏区法院设立“李莉法官工作室”,推行“示范性裁判”。通过资深法官“传帮带”年轻干警,高效处理劳动争议简案,建设合理梯队,持续培养队伍。不断优化审判资源配置,积极选任具有相关知识能力经验的人员担任人民陪审员、调解员,同时与工会、仲裁机构等加强协作配合、业务交流,促进优势互补。
有了专业审判力量,全市法院通过政治轮训、业务培训、队伍整训等学习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干警专业能力,提高干警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衡平保护
为新业态和劳动者同时撑腰
竞业限制,作为高级工程师的王某某并不陌生。
然而他在与某煤业公司签订《保密及竞业禁止协议书》7个月后,却辞职转入宁夏某能源公司,担任电气总监及中心主任。煤业公司以两家企业的业务内容存在较多重合,具有同业竞争关系为由提起诉讼,并在一审后向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请求判令王某某赔偿损失并承担律师费。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竞业限制协议,劳动者离职后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主审法官胡春燕认为,王某某从某煤业公司辞职后即入职与该公司具有同业竞争关系的宁夏某能源公司,违反双方竞业限制约定,给某煤业公司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案依法衡平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自由择业、涉密者竞争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失的关系,对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胡春燕表示。
近年来,随着高新科技的普遍应用,新兴科技、知识产权、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丰富多样的新业态,为银川高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保障新业态和劳动者权益与促进劳动市场灵活性的平衡关系,考验着银川市两级法院的智慧。
市级层面强统筹,各地因地制宜抓落实。针对新业态用工纠纷涉及诉讼主体多、案情复杂等特点,银川中院指导设立银川市民营企业商事调解服务中心,在兴庆区法院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促进劳动争议调解多元化、专业化、便利化,让民营企业通过协商的理性平和方式解决劳动争议。同时,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走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与企业职工面对面,推动依法规范用工,促进企业合规。
银川法院不断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从诉讼服务、智慧法院、司法监督、普法宣传等方面推出“打官司找不找人同样办”20项工作举措,充分保障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诉讼参与权。
劳动争议案件,一头连着劳动者的幸福小家,一头连着用人单位的锦绣前程。银川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银川法院将立足新形势新任务,着力维护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做实从政治上看职工权益保障与企业经营发展。围绕“公正与效率”,提高诉讼服务水平,落实从法治上办好劳动争议案件。优化工作理念,延伸司法职能,抓实从效果上提高劳动关系治理法治化水平。优化诉调对接,加大调解联动,切实从组织上发挥多元解纷工作合力。
原文链接:http://www.nxzfw.gov.cn/zfjj/fzjs/202405/t20240506_86694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