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四个常态化” 助推新时代铁路护路联防工作
来源: 江西政法网 发布时间:2024-05-15 作者:佚名
近年来,井冈山市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三大战役”为抓手,坚持“四个常态化”,助推铁路护路联防工作提质增效,实现了“五杜绝、四遏止、三减少、两确保”工作目标,保障了井冈山境内运输安全稳定畅通和沿线社会治安持续平稳有序。 常态化整治,维护铁路治安环境。井冈山市常抓不懈推进铁路沿线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铁路沿线整体环境面貌,切实打造铁路沿线干净整齐、绿色亮丽的风景线。一是深化落实“双段长”工作制,采取“一段铁路两个段长”的模式,成立“双段长”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以铁路工务段、车间、班组(工区)与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负责人为三级“双段长”工作责任制,健全政府牵头、上下联动、路地结合的铁路环境安全治理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铁路安全环境治理常态长效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深度融合中心+护路工作,将铁路沿线环境整治与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开展,紧紧围绕“拆、清、美‘三字诀’,着重对行人入网频发问题,私设非法通道和行人非法穿越铁路问题,损坏防护栅栏问题,铁路安全保护区内耕牛散养、放养问题,铁路安全保护区内挖砂取土、违章搭建、非法耕种、存储危险物品等问题,可能影响铁路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矛盾隐患问题等六类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治。三是借助乡村“保洁员”公益岗,在铁路沿线自然村聘请了热爱环保、有责任心或生活困难的村民,按照辖区责任线路范围,配置1-2名保洁员,负责对自然村及铁路沿线环境卫生进行清理、靓化,全面实现了铁路沿线环境卫生的常态化管理,保障了吉衡线环境整洁有序;据统计,截止当前共清理违章搭建杂物场所10余处;清理生活垃圾5吨、建筑垃圾15车;搬迁桥墩堆积的易燃物品5余车,发现处置沿线村民农田焚烧桔秆稻草6起。 常态化巡查,筑牢铁路安全防线。井冈山市不断突破创新铁路沿线治安防控体系,在做好地面人员巡护的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将传统护路与科技手段有机结合。一是在人防上,严格落实重点敏感时期及节假日市、乡、村三级铁路护路联防组织领导带班、干部值班制度,组织乡村护路干部和护路志愿者50余人,对吉衡线K62.350—K129.153路段开展线路巡查,对井冈山站和龙市站等重点场所、涵洞、桥梁部位和治安复杂路段安排专人巡防,增加巡查频次,加大巡查力量,每天在工作群里上报当天巡查情况,做到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截止当前,共累计上线巡防、守护3000余人次,检查吉衡线路58次;二是在技防上,结合农村“雪亮工程”整体建设规划,在铁路沿线安装了30余个监控探头,通过视频监控盯守,织起了一张“防护天网”,确保了线路巡防无死角、无盲区,有效提升了铁路护路联防技防能力。三是在资源上,依托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全要素网格管理工作,积极实施“网格+铁路护路”工作模式,将铁路沿线39个村委划分为39个网格,发挥网格“巡防员”作用,常态化开展铁路护路“一日双巡”,及时收集、录入和上报铁路沿线的基本人口、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以及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做到实时监测、及时预警、有效预防,大力提高了护路工作效率和水平;通过人防+技防+资源整合,保障了等重要敏感时间节点铁路线路的绝对安全。 常态化管控,扎实做好人员稳控。井冈山市不断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进一步遏制、压减危及铁路沿线行车安全案(事)件发生。一是确保底数“清”,通过开展摸底走访,全面掌握线路两侧2.5米范围内“五残人员”“大型牲畜养殖户”基本信息,对排查出的“五残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大型牲畜养殖户”及“废品收购站点”基础资料及时更新造册,实时掌握重点人员动态,消除可能危及铁路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二是确保责任“实”,联合车站派出所与沿线乡镇、村居护路干部对排查出的“五残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大型牲畜养殖户”“废品收购站点”逐人逐户签订了《“五残”/精神障碍患者人员监护责任书》《大型牲畜养殖安全责任书》《废品收购站点治安管理责任状》,明确相关事项,督促监护人切实履行好监管责任,杜绝因监管不力而危及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发生。三是确保兑现“奖”,为激励监护人主动、积极履责,将沿线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到综治有奖监护,对全年未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给予奖励兑现,按鉴定级别,分别予以每年/人2000元、1000元的经济奖励标准,通过以奖代补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监护责任落实,防止了精神障碍患者行为失控危及铁路安全事件发生,保障了井冈山境内铁路平安通行,社会大局稳定。 常态化宣传,营造护路浓厚氛围。爱路护路宣传是强化群众安全意识,营造和谐平安铁路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井冈山市多形式,推动爱路护路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一是编印张贴一批安全告示单,联合井冈山车站派出所自制编印《禁止穿越铁路 禁止行人入网——违者罚款告示单》30000余份,分发到沿线乡镇、村居,在铁路沿线253个自然村的涵洞、桥梁等部位以及人流密集醒目位置张贴铁路安全告示单,进一步扩大了宣传影响,形成了强大的震慑作用。二是广泛开展“七进”宣传活动,针对不同时期,联合井冈山车站派出所、交通局、教体局、工信局及属地各乡镇开展“进校园、进家庭、进村庄、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公共场所”爱路护路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在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月、3.8普法宣传、“5.26我爱路”主题宣传及“安全生产月”“12.4宪法宣传周”等宣传活动上,广泛宣传《铁路法》《江西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醒广大群众自觉遵守铁路安全相关规定。三是用好护路宣传“小喇叭”,利用小喇叭循环播放这一载体,积极配备39个小喇叭分发到沿线村(居),滚动循环播放“四要”“九不准”铁路安全常识,用最接地气朴实语言,面向沿线村民开展铁路安全宣传教育,有效让爱路护路知识“声”入人心,真正做到护路宣传无盲点、全覆盖,保障了沿线栅栏网外一方安全。 (即“五杜绝”:杜绝爆炸、破坏、袭击等暴力恐怖事件;杜绝拦车断道、冲击铁路等群体性事件;杜绝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路外相撞事故;杜绝路外群死群伤事故;杜绝哄抢铁路运输物资事件;“四遏止”,即:遏止路外伤亡、大牲畜上道、车辆肇事、危行案(事)件发生。“三减少”,即:边坡着火、行人入网、大牲畜上道事件同比减少。“两确保”,即:确保铁路安全畅通及沿线社会治安稳定。) |
原文链接:https://www.jxzfw.gov.cn/2024/0515/20240515571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