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用好“1+4+N”体系 践行“枫桥经验”流动人口模式

来源: 湖南长安网 发布时间:2024-05-15 作者:佚名

  近日,嘉禾籍公民匡某泱(化名)在东莞市因人身损害补偿问题多次越级信访,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有关工作人员积极配合驻地开展调处工作。目前在给予一次性补偿后,匡某洋已与当地有关部门签订息访协议。这是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运用“1+4+N”体系践行“枫桥经验”流动人口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

  “1+4+N”体系,“1”即党建引领,由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牵头;“4”即携手县公安局设立驻东莞警务室、携手县人民法院设立巡回审判点、携手县委政法委及县司法局设立调解室、携手县总工会及计生协设立维权服务中心;“N”即发挥广大流动党员和调解员作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发生地。

  近年来,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按照“1+4+N”体系,依托党支部、党小组和社会贤达人士,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网络、人才、信息等优势,运用“乡贤调解法”,组建“乡贤调解室”,推进“老乡帮老乡,老乡管老乡,老乡带老乡”,开展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整合、培训热心调解工作、群众信任度高、法律素养强的乡贤担任调解员,因地制宜组建人民调解“轻骑兵”,通过上岗培训合格后,发放由湖南省司法厅印制的工作证照。目前,“乡贤调解室”共吸纳乡贤调解员85名。调解员以乡音架桥梁、以乡亲寻共情、以乡俗搭梯子、以乡贤找支点、以乡规达共识,广泛公布调解电话,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动就地快速化解矛盾纠纷。运用“专家+调解员”式调解疑难案件,实行首问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广泛开展调解员志愿服务活动和积分制奖励办法,随时随地发挥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网络、人才、信息、善于做群众工作等优势,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近三年,嘉禾县驻东莞流动党委运用“1+4+N”体系调处入莞矛盾纠纷490宗,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5600余户,挽回经济损失2400万元,协助两地化解群体性信访、老信访户矛盾纠纷15起,为群众办实事6500多件次。


原文链接:https://www.hnzf.gov.cn/content/646849/57/138967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