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南阳市“项目为王”法治服务保障再提升

来源: 河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11-25 作者:佚名

  全省“项目为王”法治保障现场会在南阳镇平召开以来,南阳市全面吸收、消化会议精神,紧跟项目建设、紧贴企业需求、紧扣法治保障,强化“一切为了项目、一切服务项目”工作理念,创新开展工作,不断促进“项目为王”法治服务保障再提升再加强。截止第三季度,全市140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653亿元,占全年的99.3%;全市新招引亿元以上项目985个,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以上项目247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3496亿元、增长4.9%,总量稳居全省第三,增速稳居全省第四。

  一、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完善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企业合规评价机制。制定出台南阳市《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立合规评价体系,推动企业运用普遍接受的良好治理方法、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来塑造企业的合规之道,使合规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企业预防、发现和处理合规风险,为企业开展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标准化指引,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畅通沟通协商桥梁。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理念,通过法定程序设立“南阳市企业家节”,让为南阳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得到应有的礼遇、受到应有的尊重、获得应有的褒奖,增强广大企业家的获得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广大企业家的创业动力和创新活力。同时为企业家提供宽松、高效、直接的沟通平台,解决各类“急难愁盼”问题,用法治力量为企业保驾护航,打造无事不扰、有需必应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开放公平、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当前已完成2届企业家节的举办,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三是做好“两个保障延伸”。围绕到2025年,我市法治化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工作目标,制定《南阳市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法治化专项方案》,明确实施高质量立法护航、政务诚信提升、司法提质增效、执法服务升级、法律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升6大行动,共29项重点任务99项具体举措,将法治保障主体范围由政法部门延伸至人大、政协、各政法及政府组成部门,将传统法律服务方式延伸为立体化多元化法治保障方式,建立多部门协作、多措施并进的法治服务保障机制,提升法治服务质量,保障涉企问题依法公正高效解决。

  二、加强服务保障力度,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持续开展好法律服务活动。按照“坚持公益、服务第一、帮忙不添乱、自愿不强求”的原则,为企业开展“订单式”法治体检,并以法治宣讲、常态化法律咨询、“法治提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为补充的“1+N”系列公益法律服务活动,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需求,预防化解企业矛盾纠纷、防范化解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依法维权意识,今年已累计为企业提供法律宣传和法律咨询5109次,开展法治体检162次,有力助推了民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联动政法部门、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事仲裁等机构,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与金融司法协作机制合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意见》,创新“4+8”金融纠纷化解工作机制,织密矛盾纠纷化解网络;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工作机制,提升审判效率,全市知识产权案件平均办理时长较去年同期下降1/3,调撤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0%,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安全感得到大幅度提升。二是以典型示范促法治环境建设。持续推进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典型案例发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典型案例反映的问题“点”,找准企业发展建设风险“面”,及时研判解决,从源头上减少风险隐患。同时通过发布涉企执法、司法典型案例,集中展示全市依法平等保护企业权益力度,不断推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各政法机关已累计发布典型案例20余件,营造了“亲商、暖商、稳商、安商”良好氛围。三是不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为落脚点,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年”现场会。聚焦市场环境,围绕提供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防止出现市场垄断行为,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产品、防止出现政策棚架,提供高质低廉的生产要素、防止加重企业负担加强监督,推动打造“近悦远来”的市场环境;聚焦政务环境,通过看效率、看收费、看服务、看诚信,推动打造公开透明、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聚焦法治环境,围绕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的自主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财产权加强监督,推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三、加强涉企执法监督,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一是加强“码”上监督。召开全市规范入企执法现场会,“推广“清廉护航码上行执法监督APP”平台,通过规范提前扫码、入企申请、领导审批、凭码入企、线上记录、现场评议、上传检查结果、监管执纪等流程,对行政执法部门入企检查实现全流程、多维度、多主体、立体式监督,动涉企执法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确保权力依法依规运行,切实解决乱检查、乱处罚问题,打造“无事不扰,有事必帮”的一流营商环境。二是完善“驻站式”执法监督机制。充分运用人大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局的行政执法监督,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政法委的执法监督,建立行政执法监督的衔接机制,完善“驻站式”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规则,强化各方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制定南阳市行政执法监督评查办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和企业对政府的满意度。三是开展涉企执法案卷专项评查。围绕完善行政指导程序,规范涉企行政指导行为,提高管理、执法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涉企行政指导、行政调解案卷集中评查活动。抽调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专项工作评查组,通过采取封闭式交叉互评的方式,重点对案卷是否符合相应文书示范文本、指导或调解内容是否充实,有典型意义以及案卷装订中的规范等方面进行评查。旨在找准查实问题、通报问题情况、督促整改落实,提升全市涉企行政指导、行政调解水平,增强企业对行政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3/11-23/28525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