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在线:深耕厚植夯实法治天峻建设基石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3-11-11 作者:佚名
有法可依,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知法懂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
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紧扣“八五”普法规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深化“法律九进+”工作,积极推动普法宣传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面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在天峻县,法治已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通过开展法治宣传、深化法治教育、传播法治理念、培育法治文化,法治天峻的蓝图愈发清晰……10月16日,青海法治报社“新时代 新作为·‘八五’普法海西行”采访组走进天峻县,感受天峻县平安法治建设新成就。
法治护航乡村建设
走进天峻县新源镇天棚村民主法治长廊,一些群众正在看宣传栏中关于民法典怎样维护公民一生权益等知识。“每天到这里看看,能学到不少法律常识,真的太好了。”一名老人对记者说。
天棚村作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辐射带动着周边村(社区),创建工作一体发展、一体谋划,持续优化组织架构、横向组建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健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民议事制度。以点带面,在加快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中,天峻县更是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宣传为支撑、以人民调解为保障,推动民主法治与党建、产业法治、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专班,善用“自治实践、法治引领、德治结合”乡村治理新模式,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努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乡村蔚然成风。
天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司法局局长党军介绍,天峻县多部门“下沉入网”,探索推行“协调联动、凝聚合力、共同推动”的创建环境,打好“组合拳”,不断推动示范创建工作走深走实,确保创建活动有重点、有亮点、有实效。
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天峻县在乡村普法守法和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倾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在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建成乡镇调委会10个、村级调委会62个、社区调委会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4个、其他调委会10个、诉前调解组织1个,其中县级1个、乡镇10个、村(社区)64个、法官工作室64个,确保每村每社有法律骨干,建立以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基层力量为主的人民调解组织,聚力推进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角,均衡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宣传法律法规、化解矛盾纠纷、参与乡村社会治理、推动基层法治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升群众参与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供基层法治人才保障。
“法律明白人”解民忧
“非常感谢‘法律明白人’和调解员,帮我拿到草场承包费。”当事人花某某因未拿到1.5万元草场承包费,向龙门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所在村的“法律明白人”求助。得知这一情况后,龙门乡人民调解委员会迅速搭建平台,为双方当事人暖心释法、贴心普法,提出了双方当事人都接受的偿还方案,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草场纠纷。
这是天峻县“法律明白人”主动服务辖区群众、积极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天峻县持续实施农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群众法治素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三治融合”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了解到,天峻县以开展“法律九进+”、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评选最美“人民调解员”为载体,围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移风易俗、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依托法治文化阵地、宣传栏、读书室、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大力宣传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力争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法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天峻县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92名、双语骨干64名、学法用法示范户64户、人民调解员293名,成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75个。
普法宣讲入民心
“今天,我们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法是一部对我们牧区群众实用性极强的法律……”天峻县苏里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夸热加正在为牧民群众普法。
平安建设,普法先行。天峻县委政法委牵头成立汉藏双语法治宣讲团,宣讲团成员面向广大牧民群众、学校师生、基层干部职工等扎实开展法治宣讲活动。3月份以来,已开展相关培训22场,覆盖192人次。
为做到质量和数量“两优化”,推行双语骨干“老带新”帮带机制,推选出64名经验丰富的双语“老手”与128名网格“新手”结成为期半年的帮带关系,帮助初任宣讲员迅速进入角色。按照兼职宣讲员职责,建立由乡镇临聘人员、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等组成的100名左右宣讲力量动态“储备库”。
一方搭台,多方唱戏。天峻县积极统筹各方资源,打造一支以平安建设宣讲团为主,乡镇村(社区)、社会力量为辅的宣讲队伍,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按照“群众所需、自身所能”开展“零距离”服务。重点围绕生活服务、公益慈善、普法宣讲,以法治宣讲助推精准对口服务,立足“小切口”、融入“微服务”、发挥“强作用”。
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和成效,让法治日益深入人心,法治社会的基础日益稳固。
舵正风满立潮头,不忘初心谱新篇。在“八五”普法征程上,天峻县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普法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续写法治天峻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311/t20231106_11122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