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中期成果展示 | 贵德县“八五”普法中期工作综述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3-11-11 作者:佚名
——注重制度设计,统筹谋划高位起步开新局。一是组织体系运转有序。成立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召开普法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八五”普法阶段任务,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为“八五”普法顺利开展提供组织基础。二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定《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健全各项制度机制,形成责任主体明确、资源有效整合、工作相互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责任体系逐步强化。印发《贵德县“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确定普法工作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相结合、上下联动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大合唱”普法格局。四是考核体系运行有效。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目标责任绩效考核,采取与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检查考核与法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督查验收工作。五是保障体系落实有力。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按照人均每年2元的标准,将普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
——注重突出重点,法治宣传有的放矢显新意。着眼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坚持和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普法考试和法治专题讲座制度,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能力;着眼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各乡镇各部门制定普法学习规划,完成法宣在线学法平台普法考试,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制度;着眼青少年学法用法,将法治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开辟宣传栏、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法征文和开通校园广播、黑板报,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促进“法治校园”建设;着眼宗教教职人员学法用法,结合维稳工作形势和在藏传佛教寺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总体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寺院法治宣传月”活动;着眼村(居)民学法用法,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相结合,邀请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一事一法”法律服务活动,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着眼企业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设立“贵德县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展“企业法治体检”,为全县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及相关法律服务。
开展法治送春联活动
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
“宪法”法治文艺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宣传活动
开展法律进军营活动
——注重融合创新,普法方式升级迭代焕新颜。一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普法信息,并利用县融媒体中心、“法宣在线”“今日贵德”报等媒介,大力开展线上普法宣传。组织拍摄普法微电影《小心有诈》,通过“以案释法”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诈骗意识。二是推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直播间,通过线上藏汉双语直播,为群众普及分享法律法规知识及典型案例、在线法律咨询和解答法律问题。三是印发《关于开展第一责任人“法律直播”云课堂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全县开展普法直播活动的通知》,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直播间亲自备课、亲自宣讲行业领域群众关心的法律法规活动。统筹推进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四是“八五”普法以来,创建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4个,河阴镇西家嘴村被评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目前,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率已达84%。五是建成法治文化小区4个,法治文化长廊3处,法治文化墙1处,法治宣传亭28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处,在部分小区、街道、广场安装法治宣传长椅400余个。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建立乡镇法治辅导站7个,设置法律图书角133个,为辖区群众提供法律的精神“食粮”。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ztzl/qhsbwpfzqcgzs/202311/t20231110_1114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