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化县聚焦“123”打造“八五”普法新亮点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3-11-05 作者:佚名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循化县以建设法治循化为目标,紧扣中心工作抓普法,突出重点对象抓学法,着眼依法治理抓用法,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格局,在全社会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条主线——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必学内容和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的必学科目,通过集中培训、辅导讲座、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义。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任务,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进行学习宣讲290多场次,受众人数达6万多人次。以“五个融入”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宣传(融入专题研讨班、融入普法考试内容、融入青少年法治讲座、融入“法律明白人”培训班、融入“送法进企业讲座”),通过融媒体中心、各部门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扩大宣传覆盖面,有力推动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做到学思用结合,知信行统一。
二个重点对象——“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和“重点多数”的青少年。为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把好“关键变量”,让领导干部“领学”在前,党员干部“深学”在心,青年干部“活学活用”。各部门单位落实“一把手”述法、“每周一节法治课”、专题法治培训、宪法宣誓、旁听庭审等制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凸显,认真学法、与时俱进已成为部门单位的常态化工作。“八五”普法规划明确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如何让普法宣传教育合乎青少年的“胃口”,一直是我县普法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精准式”法治宣传模式,按照青少年成长轨迹规划学法“路线图”,分阶段、分年龄、分层次开展“定制式”普法服务,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处地方,打造校园法治文化广场,让每面墙都会“说话”,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由校内到校外,还创新开展了法治故事讲座、法治手抄报评比、宪法晨读等青少年法治实践特色活动,极大激发了青少年学法用法的浓厚兴趣。充分利用法治副校长等优质专业普法资源,统筹推进学校法治教育工作,从而达到精准普法栽下良法善治之苗,法治实践护佑青少年成长的目的。
三项新要求——一是在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强调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为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我县各执法单位进一步转变普法观念,要求并鼓励行政执法人员根据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围绕正在办理的案件或事项,直接面向行政当事人开展有针对性的释法说理活动,帮助社会公众正确理解法律规定、自觉执行行政执法决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邀请公益普法行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利用各时间节点,在我县东门广场、西门法治文化广场、乡村振兴联点帮扶村街子镇果河拉村等地,设置“法律流动咨询台”,邀请一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或行政执法人员重点围绕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面对面提供法律服务,你问我答,精准普法。截至目前,已开展流动法律咨询36次,咨询量近千人。三是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利用新媒体普法矩阵,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问题,在平安循化、循化普法、循化司法行政等微信公众号积极转发转载一图说法、以案释法等内容,截至目前,共转载发布普法专栏内容950余条,阅读量达6万余人次,起到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310/t20231027_1109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