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专辑丨下一个十年,继续热爱
来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9-17 作者:佚名
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十年来,或是收获,或是欣喜,一路的心情,一路的回忆……
高墙内的“摆渡师”

高墙、铁门、电网,这里壁垒森严,在常人眼里这是一个神秘地方,殊不知,高墙内的他们却充满温情和坚韧,不抛弃、不放弃、不嫌弃,用真心和大爱扶正祛邪,让一个个迷失的灵魂重新找到方向、塑造新生。
十年前,胡伟怀着对警察职业的向往,穿上一身藏蓝,头顶国徽,成为了一名特殊的“老师”——新疆监狱人民警察。
十年来,没有惊心动魄的事迹,有的只是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感化;没有荡气回肠的壮举,有的只是与高墙为伴的无悔青春。胡伟默默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穿透高墙,照亮前方,温暖人心。这种坚守,无怨无悔。胡伟说,他将始终保持着对监管工作的热爱和初心,继续用心管理、用情感化、努力挽救更多迷途的灵魂。
警营中的“科研人”

年幼时,老师是耳边殷切的叮咛;年少时,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指引;长大后,她成为了老师。
十年前,毕业于新疆大学法律(法学)专业的文婷婷成为新疆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她的大学导师王芳,送给了她一句话“当好一名老师,当一名好老师。”这些年来,导师的谆谆教诲在她身上得到了传承。
十年来,文婷婷聚力专业教学与科研业务的互相转化,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奋斗,热情而执着。从教以来,她发表过论文9篇,参与研究了《民法典背景下法治政府若干问题研究》《司法行政系统法治人才队伍建设培训需求调研课题》《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指导下的<刑事诉法学>课堂实训模式探索》等课题。2023年5月,她的《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背景下司法所职能作用研究》被确定为新时代法治新疆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批立项课题。
不退休的“村支书”

从“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他是亲历者、见证者和奉献者。
十年来,林间树荫下,溪流河谷边,田间地角处,茅屋孤灯下是他的“讲台”。库车市库木艾日克村支书苏里坦·卡斯木退休后都在坚持做一件事——法治教育,他常常说:“我就想为下一代的教育做点贡献,让年轻人不走弯路。”
抱着一直要“讲下去”的决心和热情,苏里坦·卡斯木先后以讲座、宣传等形式推进“法治进校园”活动和老年人法治宣传活动,针对老年人与青少年的不同需求,开展各有侧重的法治讲座:对青少年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德治与法治”等内容,对老年人开展“老年人权益保障”“反对家庭暴力法”“老年人养老维权”“老年人防诈骗”等内容,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
时间在走,故事就会继续,故事中的故事也一样在继续。下一个十年会怎样?忙于追梦的人们,步履依旧匆匆,那些提笔写下的心愿,如此真实感人。
胡伟
“我是警察,但也是一名老师。要‘管’好,更要‘教’好,让他们认罪悔过、重拾信心、重归正途……”坚持这种理念,工作中必定要多操心、多付出,但胡伟愿意这样做。
文婷婷
“做好本职工作。干什么就学什么,干什么就爱什么。我的工作是教书育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文婷婷说。
苏里坦·卡斯木
今年75岁的苏里坦·卡斯木,虽头发花白,但身体健朗。说到今后的计划,他的眼里闪着光:“我就是想将普法工作继续做下去,继续讲下去。”
原文链接:http://sft.xinjiang.gov.cn/xjsft/gzyw/202309/95893ccf352b4bc280a724d5da4b063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