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市司法局构建大调解格局
来源: 青海司法行政网 发布时间:2023-09-17 作者:佚名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司法局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法治轨道上探索多元调解、多效合一、多方着力的大调解格局,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风险消除在萌芽,以高质量的人民调解工作服务同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同仁市现有人民调解组织117个,人民调解员576名,2022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1046件,调解率达100%。
据了解,同仁市积极推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整合资源,变五中心为一中心,设立八大服务窗口。窗口工作人员从细节入手,换位思考,对待办事群众态度热情、语言规范,想方设法为民办事、为民解难。同时,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服务群体,创新服务,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原则,不断延伸服务触角,实现集窗口接待、现场调解、分类转办、跟踪督办为一体的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切实发挥“中央处理器”的先锋作用。
为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同仁市司法局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积极统筹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资源,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以调解工作高质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构筑矛盾纠纷化解新机制,各级调解组织根据《“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有效防范化解矛盾纠纷风险”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实行“日排查、周分析、月研判”工作制度,创新建立“控源头、护稳定、促和谐”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加大力度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时做好“三同步”,书写新时代矛盾纠纷和谐答卷。积极开展预防与排除同步、受理与研判同步、化解与法治教育同步,同仁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积极与同仁市劳动监察大队、律师等组成联合宣讲团,开展法治教育进工地、进企业宣讲活动,将劳资纠纷源头预防与排查工作抓实抓到位,既打通农民工维权的“最后一公里”,又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助力构建安全、温馨、和谐的用工环境。
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同仁市司法局拓展线上服务互动载体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引导+参与”的调解方式,构建立体式调解格局。通过青海智慧调解平台、智慧公共法律服务亭、12348公共法律服务触摸终端机,满足群众矛盾纠纷线上申请、平台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等智能化服务需求,深入到群众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让群众感受到“调解的温度”,以高质量调解工作助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原文链接:http://sft.qinghai.gov.cn/pub/qhsfxzw/sfxzyw/jcgz/202309/t20230914_1094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