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一行专题调研法治南阳建设

来源: 河南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9-03 作者:佚名

  8月7-9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旭一行6人,深入南阳围绕《法治南阳的逻辑体系和建设路径研究》课题进行专项调研。市委书记朱是西,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金浩,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鲁文明先后与王轶副校长等调研组成员深入座谈交流。

  紧紧扭住“关键少数”,引领更高水平法治建设。

  南阳是全省首个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的地区。近年来,南阳市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南阳建设,紧紧扭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学、考、用、靠、述”,让“关键少数”成为法治建设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形成了自觉尊法、认真学法、严格考法、准确用法、全面述法的良好氛围,法治南阳建设质量不断提升,法治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法治建设南阳特色得到凸显。

  8月8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来到市司法局,组织召开“领导学法述法用法南阳经验”座谈会,市委办、市委宣传部、市委巡察办、市司法局相关科室负责人,邓州市、镇平县基层代表参加会议,并介绍了党内法规学习情况、基层学法述法考法用法落实情况、领导述法与评价监督结合情况,特别是南阳市以加强述法为突破口,用“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不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学、用、述、考、评、督”责任制度落实的经验做法。调研组的同志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详细了解了“学、用、述、评、督”一体推进以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等情况,充分肯定了南阳市领导学法述法用法方面的经验做法。

  探索推行“警司访+”,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效能。

  南阳市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部门职责分散、联动不畅、合力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动建立“警司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让群众遇到问题难题有地说,产生矛盾纠纷有人管。今年以来,全市化解复杂矛盾纠纷954起,化解率99.5%,新发命案、“民转刑”案件、信访案件同比分别下降43.48%、18.8%、19.8%,治理基础不断夯实,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步提升。

  8月8日下午,调研组一行深入市公安局,围绕“‘警司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召开座谈会,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信访局及邓州、西峡、南召、桐柏的基层代表参加会议,介绍了‘警司访+’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探索推行情况,分别汇报了工作开展、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建议。调研组的同志深入了解了各部门具体分工与协作情况,详细了解了典型案例的调处化解过程,充分肯定了南阳市在深化基层治理特别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积极成效。

  锚定优化提升目标,着力加强营商环境法治保障。

  南阳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全市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的“一号工程”,强力实施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推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是过去两年全省营商环境改善最大、进步最快的地级市,今年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00万户,成为全省继郑州市后第二个存续市场主体突破百万的地级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企业法治体检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今年4月份全国261个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南阳跃至全国第三、全省第一,2022年度法治河南(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中全省获优秀等次、排名第3。

  8月9日上午,在市政府会议室,调研组围绕“营商环境改善过程中的法治保障”召开座谈会,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领导和同志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分别介绍了南阳市营商环境法治保障方面的经验做法,企业法治体检中心建设和“1+N”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开展情况,“一窗通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工作开展和中小投资者保护体系建设情况。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南阳市在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充分肯定了南阳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建设成效。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表示,此次调研旨在通过依托鲜活生动的南阳实践,了解掌握法治南阳的建设历程和推进情况,厘清法治南阳的逻辑脉络和建设路径,归纳提炼法治建设的“南阳模式”,为更好助力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3/08-30/28055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