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司法分局:“三笔”绘法治乡村新图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8-27 作者:佚名
百里杜鹃司法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大力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组织保障“起笔”,绘示范创建“规划图”。
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与“八五”普法有机结合,严按毕节市开展三创六率六防止工作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工作要求,细化具体工作措施,纳入党建成效考核目标,全链条压实创建责任,探索形成区、乡(街道、管理区)、村(社区)三级网络。同时,结合实际细化标准,让各村(社区)有标准、好对照、易操作、能落实。积极召开创建培训会、指导交流会,积极开展督导调研,通过督促指导把工作措施具体化、实际化,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法治教育“运笔”,绘乡村法治“祥和图”。
在村(社区)探索推行“3+N”法律服务模式,依托1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聘请1名法律顾问和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培养N名“法律明白人”,广泛开展民意收集、法治讲座、纠纷化解等工作。探索推行1+1法治宣传模式,利用农村赶集日,采取“订单”服务方式,通过现场解答、发放资料、悬挂横幅等形式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向辖区群众送去“法治套餐”。利用送法上门,通过进村入户、上门普法、发放资料等方式,宣讲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村规民约等,为村民提供法律指引,解答法律疑问,引导村(社区)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23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168场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68件,调处成功164件。
法治文化“落笔”,绘依法治理“精品图”。
以创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抓手,充分发挥法治文化激活法治乡村建设新活力,组织召开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调度会,对阵地建设进行谋划,将法治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等结合,大力开展特色法治文化“集群”建设,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寓教于乐、法旅融合的法治文化阵地,2023年在创法治文化阵地16个。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308/t20230825_820311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