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司法局:党建引领“四民”工程 法治赋能惠民生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8-06 作者:佚名
2023年以来,三都县司法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一机关一品牌”创建活动为契机,着力打造“水乡普法”机关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和法律服务有机结合,锻造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执法监督利民工程、行政复议为民工程、矫正帮教安民工程等“四民”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工程
紧紧围绕法律服务保障民生作用,采用“党建+普法”多元形式开展服务和宣传。大力推进黔南智慧司法网络服务终端全覆盖建设,推动村(居)公共法律服务站实体化运行。全县已安装60部黔南智慧司法终端设备,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道)和5000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法律服务站覆盖率达100%,村居安装覆盖率达52%。按照“专、精、优”的标准,充实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力量,通过报名推荐、资格审查、公示监督、体检等环节,先后选聘2批共54人的村(居)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同时,向省厅争取1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1名“1+1”法律援助大学生志愿者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安排公职律师在窗口坐班,打造一支素质能力过硬的公共法律服务团队。
执法监督利民工程
打造阳光执法监督平台,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把好行政执法证件资格“出入关”。截至目前,全县除公安、税务、气象等持行业证件的部门外,在“贵州省司法云”平台持有有效行政执法证件548人;坚持以“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深化行政执法在职“教育关”。2023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全县行政执法专题培训4次,累计培训900余人次,已实现执法人员培训全覆盖;强化部门协作,筑牢行政执法“监督关”。分别与县纪委县监委和县检察院建立了行政执法监督协作配合机制,2023年以来共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监督2场次。
行政复议为民工程
为进一步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三都县司法局将行政复议听证审理模式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建设和完善行政复议听证室,通过召开听证会方式为行政复议双方当事人搭建行政争议化解磋商平台,着力化解行政争议。2023年以来,办结行政复议案件8件,召开行政复议听证会8件,听证率达100%。着力保障群众行政复议听证权利,依法、公正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提升人民群众行政复议解决纠纷的获得感。
矫正帮教安民工程
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三都水族自治县司法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试行)》,从社会调查评估、入矫办理、日常监管、解除矫正等八个方面进一步进行细化。探索监地协作新模式。2023年,我局与贵州省桐州监狱签订合作协议,桐州监狱在我局挂牌成立“贵州省桐州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站”,三都县司法局在桐州监狱挂牌“刑罚执行一体化协作单位”。2023年来,桐州监狱心理咨询师到我局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辅导和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开展心理学业务知识培训2次。三都县司法局对三都籍在押犯进行集体亲情帮教和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桐州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各1次。创新社区矫正学习教育方式。为有效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三都县司法局将队列训练纳入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学习基本内容。2023年以来,全县共开展队列训练16场次。加强就业引导和培训。协调人社就业部门等对家庭困难和有就业岗位需求的安置帮教对象提供就业帮扶,与贵州晨南服饰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就业基地建设合作协议,2023年推荐250余名安置帮教对象参加了各级就业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307/t20230731_8135823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