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三道加法” 催生乡村法治“乘法”效应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8-06 作者:佚名
仲夏时节,万物葱茏。走进镇远县羊场镇金盆村,长长的街道干净整洁,法治宣传栏格外醒目。
“自从把村规民约改写成民约歌之后,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更高了。”金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兴斌说。
近年来,镇远县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做好“三道加法”全面推动法治教育普及行动,提升和美城乡品质。
在示范引领上做加法
“田支书,唐忠民家的羊把我家辣椒苗吃了,你看看怎么处理。”
“好的,你先不要激动,我们马上过来。”
7月8日,田兴斌接到地石组村民袁家顺的求助电话,立即组织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和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乡贤赶往现场了解情况,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经调解,唐忠民当场表态,以后将加强对自家牲畜的看管,不再发生类似情况,尊重邻里劳动成果。
这是金盆村开展法治教育普及行动的一次具体实践。
工作中,金盆村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重点就在哪里,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群众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培养村级法律明白人,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以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推出“冒热气”“接地气”的暖心法治服务。
在服务群众上做加法
“大家平时玩手机的时候,注意不要随便点开链接。”
“像这种短信,都是骗人的,大家一定要留意。”
近日,羊场镇组织司法所、平安办工作人员,利用晚上大家散步纳凉的时间到金盆村民主法治广场开展“法治夜校”宣传活动。
“我每次路过这个广场,都会看看墙上的内容,有些故事很有意思。”村民李大婶笑着说。
听了李大婶的话,村级“法律明白人”王道华接过话头说:“大家要多学习法律知识,平时遇到矛盾纠纷,才能正确地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大家有法律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来村里咨询。”
“既不耽误农时,又能让群众在空闲时间学到更多法律知识,一举两得。”田兴斌说,“如今,只要通知开展‘法治夜校’宣传活动,到广场来乘凉的村民都要比平时多。”
充分发挥民主法治广场阵地作用,今年以来,金盆村邀请羊场镇司法所、平安办干部多次到村开展法治宣传,覆盖群众300余人次,同时深入各村民组开展法治宣传54场次,播放法治教育宣传片18场次,覆盖群众1120余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60人次,法治教育宣传深入人心。
在探索创新上做加法
“爱党爱国爱集体,遵纪守法讲道理……”闲暇时间,总能在金盆村听到群众的歌声。
“这歌唱的是村规民约,体现了群众参与村级自治的集体智慧。”田兴斌说。
2017年,镇远县委组织部定点帮扶金盆村,开展村级自治专项调研后发现,很多村民表示,“村规民约太长,记不住”,“不清楚内容,也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违反了村规民约”。经过村民代表大会多次商讨,村民们一致同意编写一首内容简单、朗朗上口的民约歌。
对此,镇远县就如何推进乡村治理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最后决定以金盆村为试点,编制了《新时代民约歌》,将德治、法治、自治融入其中,探索基层治理新做法、新经验。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2022年,金盆村获得全国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全县有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7个,今年拟选树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7个。”镇远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姚敦春说。
立足实际、着眼需求、通俗易懂、喜闻乐见,一场场兼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普法活动让法治理念深入民心。目前,镇远县已开展巡回法庭12场,放映法治电影85场,开展法治教育普及集中宣传419场次,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129户,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7000余份。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308/t20230803_814458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