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司法局:破解“四个难题”推进普法宣传“量变”到“质变”
来源: 贵州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7-23 作者:佚名
近年来,独山县将普法宣传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以“普什么、向谁普、谁来普、怎么普”为问题导向,不断谋实事、出实招,有效提升基层普法工作质效,营造了全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坚持清单化普法
解决好“普什么”的问题
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要点和普法责任清单,聚力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共性清单”宣传,根据不同部门、不同类别、不同对象制定普法“个性清单”,增强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从过去“我宣传什么你听什么”为现在“你需要什么我讲什么”的思想转变。“八五”普法以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通过线上线下累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教活动600余场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学习宣传活动220余场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宣传活动360余场次。
坚持全覆盖普法
落实好“向谁普”的问题
围绕党政机关、校园、农村等重点区域,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普法。针对国家工作人员,制定县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一般干部年度应知应会共性法律法规学习清单,严格“法宣在线”学法考勤,推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覆盖100%。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学宪法·讲宪法”“青骄第二课堂”“家长课堂”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00余次,创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针对农村群众,通过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政法信访大走访、院坝会、赶集日等方式开展送法进农村170余场次,发放资料35600余份。
坚持专业化普法
回答好“谁来普”的问题
印发《独山县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明确全县58家单位普法责任,充分发挥执法部门、行业职能优势和主导作用,积极吸收法官、检察官、警察、司法行政人员、律师、行政执法人员等专业人员,组建县“八五”普法宣讲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开展普法活动,切实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专业性,促进执法与普法工作有机结合,真正形成部门、行业分工负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推动普法由“一家独唱”变为各方参与的“大合唱”。
坚持多形式普法
开展好“怎么普”的问题
将法治宣传与社会治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确保“在治理中普法、在普法中治理”。在城区护栏设置固定法治宣传标语,在85个村(社区)设置固定法治宣传标语和法治宣传栏、建设农家“法治”书屋,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美独山—百姓大舞台”“乡村振兴文化惠民”、井城“村晚”演出网络直播等法治文化惠民活动,推动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9个,评选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74户。
原文链接:https://sft.guizhou.gov.cn/xwzx_97/sxdt/202307/t20230720_810866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