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成效渐显,多措并举拓展法律服务路径
来源: 广东省司法厅 发布时间:2023-06-18 作者:佚名
如何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法治保障?今年年初,东莞市司法局制定了《关于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推出18条优法治促发展的硬核举措,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科创制造强市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如今时间已近半年,成效如何,有哪些亮点,一起来看看。
积极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立法
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立法,是东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决策部署,也是对标营商环境先进城市,是东莞市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的迫切要求。
目前,《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正处于东莞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阶段。按照东莞市委提出的“解决东莞问题、彰显东莞特色、突出首创性”立法工作要求,东莞市司法局积极开展立法征求意见、调研论证等相关工作。一是广泛征集意见。东莞市司法局先后两次书面征求各有关单位、各园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工商联、行业协会、有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政府法律顾问、市立法基地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二是强化调研论证,提升立法质效。
东莞市司法局组织召开立法工作座谈会
2023年5月5日,东莞市司法局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发展改革局等有关部门赴市民服务中心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调研活动。2023年5月18日,为切实做好审查工作,东莞市司法局组织市发展改革局、市科技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等有关单位和镇街召开立法工作座谈会,针对条例草案的核心制度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研究论证。现条例草案已完成二次征求意见工作,拟于近期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东莞市政府审议。
东莞市司法局将继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审查工作,突出东莞特色、巩固经验成果、体现改革举措,积极推动出台《东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高质量立法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成效渐显
在依法行政方面,东莞在减证便民行动、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等重点任务开展情况如何呢?
今年以来,东莞持续深入积极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当前,已有80项证明事项在东莞市推行告知承诺制,涉及税务、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社保、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气象、城市管理等领域,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接下来,东莞市将持续做好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行工作,让企业、群众充分享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红利。
东莞市民服务中心
今年以来,东莞市持续推动《东莞市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工作方案》的实施,组织各有关执法部门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相关行政执法单位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编制行政处罚“减免责”清单,截至目前,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市人社局、市住房公积金中心6个执法部门已编制公布了本部门的减免责清单,另有26个省直部门公布了在全省范围内适用的减免责事项470余项,东莞市也已经纳入实施。接下来,各执法部门将按清单抓好落实,防止类案不同罚,依法依规营造宽松包容的营商环境。
在加强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方面,东莞市在2022年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严查违法执法行为。专项整治期间,全市各单位抽查评查各执法单位执法案卷441宗,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36项。
东莞市司法局还联合有关部门对存在监管职责交叉的事项进行审定,协调督促有关执法单位履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此外,东莞市将逐步推行综合查一次制度,推行信用监管及非现场监管等举措,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让人民群众在执法工作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多措并举有效拓展法律服务路径
在企业经营过程当中,如何获得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18条措施对于拓展法律服务路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在仲裁方面,东莞仲裁委员会与律师事务所签订助力高质量发展共建协议,拓展涉企法律服务路径。积极与第三方企业对接合作,加快有关办案系统升级优化。畅通现场立案、邮寄立案和网上立案通道。为拟上市或拟资本运作企业办理证明材料开通免费即办专属绿色通道,做到“即来即开、立等可取”,今年以来共开具22份无仲裁记录证明。简化相关退费流程,经调解或和解结案的案件,及时向当事人提供退费申请模板,引导快速申请退费,主动办理退费。推行仲裁案件全流程促调解,提高解纷效率,最大限度减轻企业仲裁负担,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今年以来全委案件调撤率达25%。
为凤岗镇雁田社区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活动
在涉企公证服务方面,落实企业产权保护举措,积极建立企业沟通联络机制,着力打造“公证+社会组织”联动工作格局,探索服务企业产权保护的“公证路径”。东莞市东部公证处受邀担任东莞市常平镇工商业联合会公证法律顾问,以公证专业优势为东莞市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提供高效快捷法律服务。东部公证处还在樟木头镇商会设置联络点,深入企业集聚区,倾听企业的困难和心声,由专人提供“点对点、一对一”公证法律服务。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设立、运用流转、权利救济、纠纷解决、域外保护等环节,通过保全证据公证、授权委托书公证、声明书公证等方式,实现对创新产品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有效保护。东莞公证处于近年组建专业团队,与OPPO、众生药业积极探索“公证服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模式,并推出基于电子证据公证存管的“自助式”知识产权智能化公证服务。
在律师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推动律师参与东莞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东莞市共有51名律师入选专业人员名录库。共有15名律师作为专业人员参与监督评估案件14宗。联合商务局、律师协会组织东莞市涉外律师服务团在第十三届中国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全程驻场提供法律服务。联合工信局、商务局、台港澳事务局、工商联、贸促会和市律协组织村(社区)法律顾问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联合市总工会、市律师协会开展2023年“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
东莞市涉外律师服务团用专业服务护航加博会
东莞还积极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深入排查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化解生产经营、合同、劳动争议、知识产权、互联网等涉企矛盾纠纷3518宗。加强商事调解工作,创新培育本土商事调解组织,推动成立首家由东莞市司法局主管的商事调解组织——东莞市东易商事调解中心,强化司法行政业务指导,建立健全商事调解工作机制,深化与法院联系对接。加强与商会交流合作,强化规范化建设业务指导,推动59家商会成立调委会,提升商会调委会工作水平,推动涉企商事纠纷实质化解,全力打造商事调解“东莞样本”。延伸调解服务触角,推动调解组织进企业工厂、进工业园区,已成立企业调委会277家、企业调解小组22家、工业园区调委会15家。
开辟涉企复议案件“绿色通道”
东莞市司法局积极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便民为民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依法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开辟涉企复议案件“绿色通道”,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在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受理中,实行“容缺受理、事后补充”机制,除重大疑难案件外,主要材料齐全的实行“当日受理”;主要材料不齐全或表述不清楚的,安排专人跟踪补正,平均受理时限从以往的5日缩短至3日。今年以来全市共收到涉企复议申请152宗,受理率达100%。
在行政复议庭审室组织听证审理
优化审理机制,对适用繁简分流实施规则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20宗涉企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平均结案周期大幅缩短15天,有效节约时间和成本。健全完善听取申请人意见、公开听证等机制,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参与权和表达权,通过上门调查、互联网、电话等方式听取当事人意见220余次,举办涉企案件公开听证会8次。
建立健全“案前化解、案中协调、案后释疑”的纠纷实质性化解全覆盖机制,推动行政复议解纷效能向案前、案后充分延伸。主动解决涉企实质性利益诉求,积极引导双方通过调解方式化解行政争议,实现涉企案件前置调解程序全覆盖,今年全市以调解和解方式办结涉企复议案件37宗,调解和解率达24.3%,实现涉企行政争议柔性化解。
坚持有错必纠,通过撤销、确认违法等方式直接纠正行政行为3宗,通过建议被申请人主动撤回原行政行为等方式间接纠错30宗,综合纠错率达21.7%,为企业挽回损失约1000万元,最大化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东莞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针对18条优法治促发展措施实施情况加强调研和总结分析,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好的制度机制宣传推广,做到常态化落实,进一步抓好18条措施的细化落实,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不断提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法治素养和服务水平,为东莞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原文链接:http://sft.gd.gov.cn/sfw/xwdt/qmyfzs/content/post_419889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