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举办“学思践悟新思想 踔厉奋发新征程”市法律援助中心、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二十六周年座谈会
来源: 北京市司法局 发布时间:2023-06-17 作者:佚名
6月2日,市局举办“学思践悟新思想踔厉奋发新征程”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二十六周年座谈会,集中展示首都法律援助工作26年来的工作成果。司法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理事长赵大程,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孙春英,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胡占山,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副秘书长宫永德,市委主题教育第十五巡回指导组组长李文起,市局崔杨、马燕等同志出席活动。市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孙超美,市局原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第三届理事长史立森和市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党建工作处处长、市法律援助中心原主任郑惠云等市法援中心、市法援基金会往届领导,市委主题教育第十五巡回指导组成员、市委政法委、市局相关处室、直属单位、各行业协会负责同志,爱心捐赠代表、法律援助律师代表,受援人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参加活动。
活动中,赵大程、孙春英和崔杨同志分别致辞,马燕同志发布了北京市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工作成果。赵大程同志在致辞中指出,全国各家法律援助基金会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实体机构,要始终坚持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行动,注重思想武装,关注服务大局,认真谋划工作,坚持重点推进,不断改进方法,持续加强建设。他希望,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在市司法局的领导下,发挥法律服务资源丰富的优势,同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参与推进服务、募资、宣传、质效“四个工程”建设,整合工作资源,共享发展机遇,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法律援助应有的贡献。孙春英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市法律援助工作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基金会作为全国较早设立的专门机构,在法律援助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中都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要准确把握法律援助的制度内涵,推动新时代法律援助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服务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机制,健全法律援助案件管理制度,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法律援助渠道;要准确把握公共法律服务的时代内涵,推动率先形成现代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提升资源布局的均衡性,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崔杨同志在致辞中指出,此次座谈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关键举措。北京初步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智能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她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站稳人民立场,要把握公共法律服务的政治性,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把握公共法律服务的人民性,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把握公共法律服务的公益性,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把握公共法律服务的社会性,推进共建共治共享;把握公共法律服务的实践性,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还播放了市法律援助中心、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成立26周年工作成果汇报视频;通过与案件受援人和援助律师访谈的形式,讲述市法援中心帮助残疾妇女脱离家暴深渊的暖心故事;采访了孙超美、史立森和郑惠云等市法援中心、市法援基金会往届领导,了解老领导背后的故事,回忆曾经的光辉岁月,展现市法援中心、市法援基金会26年的发展与革新;举行了法律援助捐赠仪式,柳文超先生个人及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等5家律所为市法律援助基金会爱心捐赠并发表感言。活动最后,市法律援助中心、市法律援助基金会青年干部代表以诗朗诵《我们是法律援助人》,全面展现了新一代的法律援助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法律援助人坚定的决心和勇往直前走好法律援助事业新征程的信心。
赵大程讲话
孙春英同志讲话
崔杨同志讲话
受援人座谈
现场访谈
马燕同志发布12348热线平台成果
法律援助基金捐赠仪式
诗朗诵
会议现场
原文链接:http://sfj.beijing.gov.cn/sfj/sfdt/sfxzyw59/326124712/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